农垦人的故事丨一个规模化奶牛场的创业历程
时间:2022-10-09 03:29:37 来源:中国农垦热作网 作者:任望云 字号:【

  平吉堡奶牛场位于银川市郊,距离银川十多公里。四十年前,简易的牛棚里只有一百多头奶牛。夏天,职工们要克服蚊虫的叮咬,到荒草滩上割草,把草拉回牛棚后,又要忍受着粪尿味喂牛、挤奶,工作环境十分艰苦。

  二十年前,奶牛从一百多头发展到上千头,告别了简易的牛棚,奶牛住进了宽敞的牛舍。职工们的工作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仅挤奶方式从人工转为机械化,也不用再拿着镰刀去割草,牛场有了青贮窖,奶牛一年四季有草吃。

  今天,奶牛从上千头发展到五万头,农场成立了贺兰山奶业公司,共有大小十四个奶牛分场,其中有6个奶牛场采用转盘式挤奶方式挤奶,各个奶牛场全部采用TMR投料车饲喂奶牛,运用现代先进监控设备观察奶牛。

  从上世纪60年代建场开始,奶牛场几代养牛人抛洒辛勤的汗水,用筑梦、追梦、圆梦,展现了一个奶牛场的创业历程。

筑梦

  1962年,平吉堡农场开始养奶牛,当时引进的奶牛品种是荷兰的荷斯坦奶牛,这些黑白花的奶牛共有一百多头。尽管没有牛舍、没有饲料,也没有很懂养牛技术的人,但荷斯坦奶牛在平吉堡农场“安家”了,从此平吉堡农场改叫平吉堡奶牛场。

  第二年,引进的荷斯坦奶牛第一次产奶。当时运送牛奶的是一个小卡车,只能装几桶,一个桶能装100斤牛奶。这些牛奶都被运送到银川市食品公司乳品加工厂,一部分供给新生婴儿,一部分做了炼乳。那时,牛奶很珍贵,大部分人是喝不到牛奶的。

  那时候在奶牛场上班很辛苦,天不亮就上班,挤奶、喂牛、交奶,每天三次。条件很艰苦,奶牛住在简易的牛棚里,卫生条件很差,职工踩着牛屎牛尿干活,可他们不怕脏、不怕苦,把奶牛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到了夏天,除了正常上班外,职工还要到荒草滩上割草拉回来给牛吃。那时候好多荒地还没有开发,草长得有半人高,蚊子就藏在草里,一动镰刀,一只只蚊子就往脸上、身上扑,被蚊子咬过的地方,立马起一小红疙瘩,奇痒难当。但就是这样的条件,奶牛场的职工从不叫苦。

  起初,奶牛场没有专业的养牛技术员,养牛极不规范;也没有专业的兽医,奶牛的病死率很高。有一次,一头大牛产犊时难产瘫痪,由于得不到救治而死亡,不久又有几头奶牛因各种病死亡,这让场领导和职工的心里很难过。

  那时候,国家养牛才刚起步,懂养牛技术的人太少了,场里一时招不来兽医,领导决定选派几位文化程度比较高的职工外出学习。

  当时共选派了六人外出到东北一家正规牧场学习,他们有学养牛技术的、有学兽医的、有学繁育的。一年后,这六人学成归来,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科学养牛,从此,平吉堡奶牛场走上了正轨。

  首先一改往日放养、人工割草的方式,在奶牛场建起青贮窖。秋天,把收购来的玉米杆铡碎放在青贮窖里,在青贮窖的上面蒙上塑料膜,然后再压上土,等发酵后给奶牛吃,这样奶牛一年四季都有青贮吃。做青贮饲料的那些日子,奶牛场的职工齐上阵,他们白天黑夜地铡玉米杆,有时候累了就直接睡在草料上。

  奶牛场成立兽医室。工作以防病为主,细心观察奶牛,加强消毒措施,减少奶牛的患病;对病牛,按照奶牛发病类型、发病时间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给奶牛治病,提高奶牛的治愈率。

  奶牛场从外地购进冷冻精液,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给奶牛配种,大大提高了奶牛的配种率。繁殖人员不断地学习繁殖知识,提高自身技术,减少空怀天数。

  经过一系列改革,奶牛场发展得很快,十年后,奶牛从起初的存栏一百多头发展到上千头,成立了畜牧公司。1976年,畜牧公司建成了第二奶牛场。虽然奶牛产业发展了,挤奶方式依然落后,还是传统的手工挤奶方式,不但职工的劳动强度大,挤出的牛奶也不卫生。

  “平吉堡奶牛场的奶牛以后会发展到上万头,会用上机械化挤奶,还会用上最先进养牛模式。”时任畜牧公司总经理的郭生荣这样说。

追梦

  为了进一步改良奶牛、提高奶产量,从1981年开始,身为畜牧公司总技术员的郭劲松带着两个奶牛场的技术人员几次到北京、上海等种公牛场选取适合平吉堡奶牛场的精液来改良奶牛。经他们反复试验,终于改良成功,经过改良的奶牛,不仅产量高,并且出生的犊牛健康、成活率高,这给奶牛场以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两个奶牛场的奶牛总数从一千多头发展到了三千多头,畜牧公司又筹建第三奶牛场。

  1988年,奶牛三场建成。奶牛三场终于实现了当初使用机械化挤奶的梦想。机械化挤奶在当时是很先进技术,报纸、电视台都做了宣传,大大提升了平吉堡奶牛场的知名度。机械化挤奶使牛奶的卫生和品质有了保障。在挤奶时,奶牛的乳头要经过药浴、擦拭、触摸等步骤,保证清洁卫生,挤出的牛奶经过管道流入奶罐,迅速降温至2-4摄氏度,然后装入奶罐车。

  不懈地追梦,平吉堡奶牛场的发展驶向了快车道。先后又建成了第四奶牛场和第五奶牛场。这两个奶牛场都采用自动脱杯式挤奶技术、并使用TMR投料车饲喂奶牛。同时,第一、第二奶牛场也各自修建了挤奶厅,用上了机械化挤奶,全部牛奶厂都告别了手工式挤奶;奶牛三场翻修了挤奶厅和牛舍,给奶牛做了卧床,运用电子设备监视日粮车和奶牛的活动情况,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奶牛场。

  有了硬件设施,平吉堡奶牛三场向更高产量目标迈进。

  “养牛行业,要做就做最好的!我有信心,经我们努力,奶牛三场泌乳牛的单产会从现在的38公斤,上升到40公斤,那时候,我们的成绩就是数一数二的。”奶牛三场的场长朱军说。要想奶牛产奶多,就要在吃上下功夫,朱军首先把重点放在了日粮配方上,在这方面可谓下足了功。他要求日粮配方要精准、科学,制作日粮的各个环节都要形成可追踪的数据。除了日粮配方,朱军也非常重视细节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圆梦

  宽阔的街道、繁华的农贸市场、干净整洁的“乳香花园”小区,这就是今天的平吉堡奶牛场。奶牛场的职工依靠奶牛业的发展,从平房搬进了楼房,过上了小康生活,几乎家家都有小汽车。

  平吉堡奶牛场经过逐步发展,成为“蒙牛”、“伊利”的奶牛基地,被誉为“宁夏奶牛的摇篮”。2003年,贺兰山奶业公司成立后,养殖、繁育、管理以及品种改良等有了进一步提高;尤其奶牛三场在朱军场长的科学管理下,泌乳牛日单产突破40公斤,在全国上万家奶牛场泌乳牛单产评比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公司排名第一。

  奶牛六场是平吉堡新建的奶牛场,2013年建成,是大型奶牛牧场,奶牛存栏4000头,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转盘式挤奶方式,一次可挤奶牛80头。奶牛六场建有职工餐厅、宿舍;还有篮球场、乒乓球室、卡拉ok等文体娱乐场所。除了奶牛六场,贺兰山奶业公司还分别建了好几家大型奶牛牧场,奶牛存栏都在4000头以上。

  平吉堡奶牛场建场50多年,几代养牛人用筑梦、追梦、圆梦,展现了一个规模化奶牛场的创业历程。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