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预制菜太粮米业:将田间稻谷变成餐桌美味
时间:2023-03-21 20:49:49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贸易促进中心 作者: 字号:【

  田间里的稻谷,如何变成餐桌上的“大粒香”?3月20日,记者走进东莞厚街的太粮米业,在机器轰鸣声中,一粒粒大米在自动化机器中穿梭,经过去石、筛分、碾米、抛光、色选、凉米、包装等工序,然后被运到商超市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家细嚼慢咽的美食。

  太粮米业行政部总经理王璇娜告诉记者:作为大湾区的“米袋子”,太粮米业将在食博会·预博会上展示优质大米,确保“双万”城市的人们既“吃饱”又“吃好”。

  筑牢粮食安全供应“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太粮米业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筑牢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自2000年5月成立以来,太粮米业深耕东莞市场20多年,如今已成为集稻米种植、收购、储运、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加工大米达80万吨,成为大家不可或缺的“口粮”。

  走进太粮米业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各类机器人分工合作,它们相互配合,将大批量大米去石、筛分、碾米、抛光、色选、凉米、包装……在流动的生产线上,码垛机器人有序地把一袋袋包装好的大米码成高高的一堆……

  在这里,工人的主要职责就是协调机器人干活,车间里10条自动化大米生产线,全部智能化操控,通过一套PMS系统将之串联起来。在车间内部的中控室里,有一两名技术人员在大屏幕前观察数据,偶尔有机器出现报警声或数据异常时,他们会进入车间进行检查。其他时间,工作交由机器人自动完成。

  “一粒饭中藏世界。”王璇娜表示,为了确保每一粒大米的好品质,太粮米业构建包含种植、收购、储运、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自有产业链,杜绝了小规模“点断式”生产加工暴露的品质不一、产量局限等弊端,形成标准化体系和生产工艺,最大限度保留大米自身营养,让一如既往的好口感产品稳定入市。

  “采购、生产、销售、物流、财务全流程线上管控,实时监测。”王璇娜告诉记者,在采购环节,程序从超市的供应商系统中自动抓取订单数据,生成订单信息,动态生成当天的排产计划;在生产环节,工厂接收到生产计划后,便可按照计划开始生产;在物流环节,派车计划根据数字化信息生成,设计出最优化的配送计划;在收款环节,收款机器人自动抓取打款数据,一一匹配至不同的订单中。

  如今,太粮米业全流程自动化水平已经达到了90%以上,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智云化”的运用,单日大米产量达到1200吨左右,构建了稳定的新鲜优质大米供应体系。

  致力为东莞供应优质大米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人生有味,不过一碗米饭。

  对于中国人来说,米饭可以说是餐桌上“灵魂”的存在。菜可以多种多样,但千帆过尽后才发现人间烟火不过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煮一锅香喷喷的大米饭,是一件幸福感和成就感极强的事。

  锅盖掀开的那刻,略带甜味的米香瞬间钻进鼻子,颗颗分明的米粒,你挨着我、我挤着他。一团米饭入口,米粒清香软糯有嚼劲儿,细细嚼来还有一股回甜。哪怕是最普通的米饭,也能让人感觉到幸福。而最普通,最简单的米饭,也需要用心烹饪的。

  好米出好饭,一锅醉人香米饭,首先要有好米。王璇娜坦言:“太粮米业致力为东莞供应优质大米。”一碗喷香扑鼻的米饭,选对大米很重要,好米,才能煮出好米饭。

  如今,市面上大米琳琅满目,如果不知哪种米好吃,王璇娜建议大家尝一下太粮靓虾王香软米。岭南核心产区、山泉水灌溉、口感香软滑,冷饭不回生。

  此外,马坝龙五星油粘米也是不错的选择。马坝龙五星油粘米源自广东韶关,由于全年雨热同期、年日照时间长,水稻生长期超长,一年一收,稻谷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煮成的米饭粒粒分明、油亮且富有光泽、入口软滑、米香浓郁。

  小小米粒,蕴藏丰富的美食文化。太粮米业在厚街打造一座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的体验式博物馆——“米饭探知馆”。通过融入VR、AR、互动感应、全息投影等现代智能高科技元素,让游客在有趣、互动的氛围中感知米饭的奇妙世界。

  与此同时,太粮米业尊重时令,精选当季鲜割稻谷,通过行业领先的生产设备和标准工艺,尽量保留原粮稻谷的营养和本味,使之新鲜软滑,一嚼满口香。如今,旗下生产的“马坝龙”“靓虾王”“岭南经典”系列优质大米产品,以其独特的口感、软滑醇香,深受消费者信赖和喜爱,成为大润发、沃尔玛、华润万家、嘉荣等超市的常客。

  本届食博会·预博会即将在东莞厚街举办,近水楼台先得月。太粮米业将在展会上展示“靓虾王香软米”“马坝龙五星油粘米”“岭南经典油粘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营养、健康的大米。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