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探索、多管齐下,大力培育“甘味”马铃薯品牌,在品种改良、种植技术提升、产品加工与包装创新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推动马铃薯产业迈向全新的高度。
一、品种改良:奠定发展基石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深知品种的重要性。多年来,甘肃省各级农业科研人员致力于马铃薯品种的改良工作,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筛选和培育出了一系列适应甘肃本地环境的优良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它们在产量上有了显著提升。例如,某些改良后的品种在同等种植条件下,相较于传统品种,亩产量能够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这对于种植户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在品质上也有很大的改进。改良品种的马铃薯,薯形更加规整,芽眼较浅,口感更加细腻,营养成分更加丰富。这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马铃薯的需求,也为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推广这些优良品种,甘肃省政府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携手合作。他们通过举办品种展示会、技术培训讲座等形式,让种植户深入了解新品种的特性和种植要点。同时,还建立了专门的种薯繁育基地,确保种薯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了可靠的种源保障。
二、提升种植技术:挖掘产业潜力
除了品种改良,甘肃省在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提升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灌溉技术上,从传统的大水漫灌逐步向精准滴灌转变。精准滴灌技术能够根据马铃薯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情况,精确地提供水分,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水分的利用效率。通过实验对比发现,采用精准滴灌技术后,马铃薯的生长更加健壮,病虫害发生率有所降低,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提升。
在施肥方面,推行科学施肥技术。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改变了过去盲目施肥的状况,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同时,积极推广有机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使马铃薯在健康的土壤环境中生长。
此外,甘肃省各级农业部门还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上不断创新。建立了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通过遍布田间的监测点,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例如,释放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利用诱虫灯捕杀成虫等。这些绿色防治技术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证了马铃薯的质量安全。
三、创新产品加工与包装:提升产业附加值
通过持续性精准发力,甘肃省的马铃薯产业在产品加工与包装创新方面同步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加工领域,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已达100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58家。这些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拉伸了马铃薯的加工产业链。除了精淀粉生产能力占到全国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外,还开发出了马铃薯全粉、薯片、薯条、薯泥等多种产品。马铃薯全粉在烘焙食品、方便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食品工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料。薯片和薯条等休闲食品则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市场销量逐年攀升。
在包装方面,注重创新和环保。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和消费群体,设计出个性化的包装。例如,对于高端马铃薯制品,采用精致的小包装,便于携带和保存,同时在包装上突出“甘味”品牌标识和甘肃马铃薯的特色,如产地优势、绿色环保等元素。对于批量销售的产品,采用环保型的大包装,降低包装成本的同时,也符合现代环保理念。
截至2025年,甘肃省马铃薯面积867万亩、产量1153.5万吨,均居全国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是甘肃在马铃薯产业上多措并举的结果。通过品种改良、种植技术提升、产品加工与包装创新等一系列举措,“甘味”马铃薯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品牌推广方面,甘肃省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在展会上,通过产品展示、品尝体验、品牌宣传等活动,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了解“甘味”马铃薯。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营销。通过电商直播、网络商城等渠道,将甘肃的马铃薯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种植户通过种植马铃薯获得了稳定的收入,马铃薯加工企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甘味”品牌的进一步培育和产业的不断发展,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将在未来的全圆佑农业发展及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