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金融供给,看农担如何“解难题”
时间:2021-12-09 09:42:24 来源: 作者: 字号:【
 增加金融供给,看农担如何“解难题”
——山东农担创新模式破解融资“难贵烦”问题

  今年农业农村部召开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指出农业农村领域重点任务迫切需要金融资本加大投资力度,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5月,全国金融服务三农工作视频会议强调,要共同总结推广成熟管用的金融支农经验,推动探索创新破解金融支农难题的有效模式,持续加大金融支农投入力度。

  一次次会议部署,从中央到地方,各层级都将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烦”等农村金融贷款担保难题放在重要位置。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作用赋能乡村振兴?近日,记者走进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农担),了解山东农担的经验做法。

  农政银担合作,多措并举增加担保规模

  山东农担成立于2017年12月18日是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银保监会等三部《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

  成立以来,山东农担运用农担“增信、分险、赋能”公益功能,在深化政银担合作、引入信贷投放市场化竞争、持续优化流程创新产品的同时,加快数字供应链增信平台建设,为“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提供高效精准低成本服务,全力破解农业融资“难贵烦”问题。

  在加强政担合作方面,他们加强与省直部门和市县乡政府沟通协作,共同开展政策宣传培训、产业调研、产品方案制定、保后管理、代偿追偿等工作,全力推动农担业务开展。山东省财政厅继续给予山东农担2%的贴息支持,并增加注册资本金4亿元。

  山东农担办公室副主任李月红介绍说,目前农担业务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全省15市累保额均超过20亿元大关,担保金额过亿元的县(市、区)达到117个。

  在深化银担合作方面,按照“信任、协同、责任、担当”的原则,山东农担制定完善新版《银担互信协议》,进一步压实合作银行责任。合作银行根据农担产品方案和目标客户开展尽调、资料上报和审查审批,在此基础上公司进行风险审查。目前,山东农担已与186家银行签署新版协议,其中10家按照4:6比例分险,166家按照3:7比例分险,10家按照2:8比例分险。

  截至今年6月底,在融资难方面,山东农担累计为全省12.7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661.7亿元在保9.6万户、金额488.7亿元;融资贵方面,农担项目平均贷款成本仅2.1%,比原来农村实际融资成本下降80%以上,累计为全省12万户农业经营主体节省资金60多亿元;融资烦方面,农担项目无需保人,50万元以下项目当天即可审批完成,100万元以下的产业集群、产业链项目2-3天,100万元以上的项目缩短至5-7天。

  特色产业贷,持续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经营主体过于分散,且融资需求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不确定性大,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的局面一直存在。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过程中,金融成为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即便是农户可以贷到款,大多也都是抵押物“一把尺子量”,弱化第一还款来源、农业价值评估、风险识别和农业生产周期匹配,融资难贵烦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在这一背景下,山东农担坚持“农”字打头,制定全省产业集群、区域特色集群、核心企业供应链产品等三类模板,形成肥城桃、章丘大葱、金乡大蒜、寿光蔬菜、日照绿茶等一批省优质品牌农产品服务方案,先后推出以产业为经、区域为纬、主体为点的系列产品方案249个,覆盖全省农业绝大部分行业。

  3年期樱桃种植贷款、“5+N”年期烟台苹果担保贷款……这些“乡村产业贷”不仅满足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需求,也实现了担保期限与生产经营周期的有效匹配。

  “通过农业信贷担保为农民增信、为银行分险、为党委政府推动乡村振兴赋能,让农业经营主体在自身价值认定上有了话语权,也让金融机构愿意贷、争着贷。”山东农担副总经理陈留彬说。

  截至2020年底,潍坊蔬菜、烟台苹果、梁山肉牛、青州花卉等一批产业集群担保规模过亿元;为聚天农牧等核心企业提供的供应链担保规模均超过5000万元;开发的“强村贷”“农耕贷”“生猪贷”等重点产品新增担保贷款达60.4亿元,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易得性大大提高。

  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山东农担共推出产业集群、产业链担保产品方案37个,总量达到342个,有力支持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追花逐蜜”将数据要素变为农民收益

  何为“追花逐蜜”?跟随时节追花逐蜜本是养蜂人的日常。山东农担受此启发,提出把“追花逐蜜”应用到农村金融领域中来,弥补了其在农产品生产地、高速公路收费区等布局产地冷链基础设施缺陷,是金融助农的一大创新。

  在分析把握种养规律、消费规律、农产品集散规律的基础上,山东农担打造出了“模块化组合式冷链装备+综合性冷链核心园区”的“追花逐蜜”城乡冷链产融生态模式。

  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源东村,记者见到了长宽各12米的山东农担牵头研制的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的组合式可移动的白色冷链冰温库房。走进冰温库内,一阵刺骨冷气扑面而来,与外面30℃的气温形成鲜明对比棚顶一排排长长的“冰溜子”与下面一排排绿色的放电网共同组成了一个全新冷链装备。

  据山东农担子公司鲁担(山东)城乡冷链产融有限公司的技术经理曹昂介绍,2020年9月,鲁担产融公司采用“空间电场+恒温蒸发器+模块化组合”的一套五联冷藏箱全新冷链装备,在博山区源泉镇成功落地,用于测试猕猴桃的储存保鲜期,这将成为“博山猕猴桃实现高质量保鲜储存”的新突破,助力博山产业扩大、农民增收。

  记者了解到,该冷温库可灵活移动搭建,有效解决了用地难题。模块化组合式冷链装备投入少,不占土地指标,无招拍挂资金投入,可整合利用公路沿线空置土地和资源。冷链装备多功能、多温带、可移动、部署快,组合式冷箱7天左右即可布设完成,并具有异地间应急补给能力,还可享受30%的财政补贴。

  这样的设计保障了猕猴桃种植户的收益。在陈留彬看来,博山猕猴桃产区一方面依托模块化组合式冷链装备,猕猴桃保鲜期可以延长四个月、价格翻三倍,实现产品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另一方面构建了利益联结机制,即联合当地政府共建两级合作社——种植合作社和营销合作社。前者将猕猴桃收储存入冷链装备,锁定农户基本收益;后者农户以多种形式入股,猕猴桃错峰销售,农户二次分红,满库容情况下,毛增收近80万元。

  该模式不仅保障了农民收入,公司也从冷箱搭载的物联网技术获取生产、加工、仓储和物流数据,并归集其他数据加工形成金融级数据和客户白名单,推送给银行,产业链上种、储、加工服务主体都可获得贷款支持,农担防范市场、自然、经营风险能力增强,业务成本直线下降。

  “4—5月份,智能化、移动式冷箱设备布在章丘,服务樱桃预冷,品质优价格好;6—8月份移动到蒙阴,蜜桃种植户九成熟采摘优质优价,每斤售价增加3—5毛钱;9—10月份,移动到博山,猕猴桃预冷和存储同步进行,实现零下储存、保鲜期延长,价格已经翻了三倍多。”曹昂说。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