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育良种 科技报国富乡亲
时间:2025-08-26 14:35:4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陆家木 胡河 陈治民 王立山 字号:【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一批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青年人才正在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一位农科学子的创业历程,展现了一名返乡青年科技兴农的典型实践。从2012年返乡至今,张旭东带领团队培育出多个适应当地气候的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35万亩,带动2000余农户增收致富。

  一、返乡创业:把论文写在陇东大地上

  2012年,面对平凉地区玉米种源完全依赖外省、农民用种成本高的现状,毕业于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张旭东毅然放弃外企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泾川县创业。创业初期,他克服资金短缺、技术不足等困难,采取"以商养研"模式,通过种子经销积累资金,同时开展品种选育工作。这种将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创业路径,为农业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提供了专业经验。

  二、科技兴农:培育本土化玉米良种

  针对当地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张旭东带领团队建立标准化育种体系。他们采取"北育南繁"的创新模式,在泾川和海南两地开展育种工作,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经过持续攻关,团队先后培育出"博奥521"等多个适应当地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其中,"博奥521"在2024年测产中实现亩产1310公斤,较当地传统品种增产107%,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三、联农带农:构建利益共享机制

  在品种推广过程中,企业创新性地构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全程服务等方式,带动周边2000余农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统计显示,采用新技术的农户平均每亩增收6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有效转化。

  四、示范引领:打造返乡创业新样板

  张旭东的创业实践产生了显著的示范效应。目前,企业已吸引9名大学生返乡就业,培养基层农技人员126名。企业先后获得"省级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等多项荣誉,成为甘肃省返乡创业的标杆案例。这种"科技创业、产业富民"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和产业支持。

  张旭东的创业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农科学子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责任担当。通过将专业优势与家乡需求相结合,他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更带动了乡亲致富。返乡创业正在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而科技赋能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路径。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