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舞摆“菌阵” 产业精铸振新篇
时间:2023-11-08 09:59:19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龚玉 字号:【

  青山掩映、秀水潺湲,古村古厝星罗棋布,交织出一座美丽诗意的山城——福建省屏南县。屏南具有得天独厚的高山气候条件,是 “中国夏香菇之乡”“中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中国食用菌行业商品基地县”。

  近年来,屏南县锚定特色、深耕产业,使食用菌这一传统产业迅速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每年食用菌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2022年食用菌栽培3.39亿袋,鲜菇产量21.1万吨,产值9.95亿元。

立足特色  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

  整齐陈列的覆土菇架上,一把把浅褐色的“小伞”探出头来,底下可窥到显露的一小部分卧式菌包。“与立式出菇对比,卧式出菇更方便于采菇,透气性好,产量稳定,目前,我们有45个黑皮鸡枞菌出菇房,一个菇房可放置八千个菌包,年产值可以达到九百万左右。”长桥镇半圳茶树菇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韵辉介绍。

  长桥镇半圳茶树菇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是有着日产3万菌包自动生产线的“菌包中心”,同时也是屏南多菌类的开发、周年栽培的“集结中心”。除了茶树菇、赤松茸,合作社还致力于黑皮鸡枞、红托竹荪等食用菌珍稀品种的开发推广,掀起新一轮“种菇潮”。

  屏南县是福建省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屏南县积极调整食用菌产业品种结构,控制香菇生产规模,大力发展“三大品系、八个菌类”,提高非木生菌类的比例份额,实现夏香菇、花菇、茶树菇、滑菇、草菇、毛木耳、榆黄蘑、竹荪、猴头菇、金针菇、灵芝、凤尾菇、黑皮鸡枞、茯苓等多种菌类的系列开发,构建起“多元化”食用菌发展格局。

  “寻特色、找差异是我们发展食用菌的‘制胜秘诀’,高海拔地区发展夏香菇,低海拔地区发展秋冬香菇、茶树菇,利用多菌类开发挖掘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可能性,从而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优势。”屏南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三级主任科员包艳清说道。

  “多子落”而“一盘活”。屏南县探寻多菌类品种开发,有力激活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联农带农  接轨“花样式”乡村振兴

  在屏南县熙岭乡塘后村,绵亘三十亩的设施大棚连起食用菌产业的新版图,一种食用菌生产“家庭模式”正托举起乡村的“共富梦”。

  “我们利用党员带头,成立服务队,指导菇农进行食用菌周年栽培,夏香菇、冬滑菇,一棚两用,这种‘家庭模式’——一对夫妻就可以年收益十五六万元。”塘后村党支部书记吴瑞昂笑道,“现在由我们村来主抓,带动四个村成立一个片区党委,以食用菌产业发展为支撑,共享资源、共融共舞,走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路子。”

 

  塘后村“集体建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同时,村集体通过出租菇棚每年增收达18万元,达到村民、村财双增收的效果。

  晨曦微光,代溪镇玉洋村韦进食用菌种植基地的标准化菌棒加工流水线便开始运作,机器轰鸣,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每日可生产5万袋菌棒,运往各农户养菌棚。

  “以前农户自己生产1万棒香菇,需要邀请亲朋好友帮忙,二、三十人用工3-4天,自己的做完了还要帮别人生产近2个月,既劳工又误时,现在专业的事交给专门人做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屏南,“企业或合作社+加工中心+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屡见不鲜。企业和农户共同受益、共担风险,农民整合资源、开拓门路,真正实现“家门口”创业增收。

精铸产业 打造“进阶型”业强县

  屏南县以“国家(福建)珍稀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和“屏南县食用菌产业园区(集群)建设”专项债项目为契机,完善县主要食用菌生产乡镇的配套基础设施,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产量与品质,持续做强做优二产三产,补齐发展链条短板,推进屏南县食用菌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延伸,增加食用菌产品附加值,打造“进阶型”菌业强县。

  ——从“经济型”向“生态型”。林下生金,生态添绿。屏南充分利用松木材料人工种植茯苓,变废为宝,极大提高松木资源的利用率,带动农户发展,实现茯苓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屏南加强木腐生菌代用料的推广应用,引导推广食用菌的菌棒菌渣多级利用,发展食用菌生态型产业为目标,重视栽培原料资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利用食用菌栽培废料生产农作物优质有机肥,达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从“单一型”转向“融合型”。屏南县加大食用菌产业园区(集群)建设,大力推动银耳等食用菌精深加工,通过精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开拓具有专门供应链、线上全覆盖的销售渠道,利用电商直播、品牌推介,推动屏南食用菌“走出深闺”、走向国内外。

  精铸产业链,阔步振兴路。如今,屏南夏香菇和紫灵芝曾被省政府确认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灵芝系列产品生产加工、食用菌即食食品、速冻食品等深加工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推动食用菌产业向二三产延伸,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