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深耕特色产业十分重要。近些年,北京市顺义区杨镇沙子营村扎实发展红薯产业,沙子营红薯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现象,目前沙子营红薯已成为杨镇农民创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沙子营村西邻汉石桥湿地,水源的滋养赋予这片土地独特的有机沙土,这正是红薯生长的理想土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村里人在自家口粮田种红薯。沙子营村土壤不是纯沙土、黄沙土,是油沙土,种出的红薯口感绵,甜度高,磨成的红薯面,香气足,淀粉含量高。
在红薯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沙子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成为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多次邀请市、区农业科技部门实地考察,为村民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改良红薯品种,并推进规模化种植,激发了生产积极性,为农户带来直接经济收益达上百万元。因其土壤的独特性及种植的管理方式,使沙子营红薯皮红瓤红、口感香甜,熟食软糯、鲜食脆甜,沙子营红薯仍以春耕为主,成片栽种,坚持轮种,产品品质十分稳定,红薯亩产可达5000余斤。此外沙子营村还探索将红薯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红薯采摘、红薯美食体验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沙子营红薯产业的发展成果显著,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也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沙子营村将继续深挖红薯产业潜力,在品种培育、产品深加工、品牌营销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同时,进一步拓展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让沙子营红薯这一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光发热,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人民政府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