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以“讲好农村小故事 赋能乡村振兴大文章”为主题的房山2023农技科普文化节活动在房山区张坊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峪沟村盛大开幕。活动由房山区科协、张坊镇人民政府主办,房山区农技协承办。房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暴剑出席活动并致辞。
他表示:习总书记指出“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论述,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房山区持续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日趋完善,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绩。区科协充分发挥系统资源优势,为科技工作者搭建起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桥梁”和“平台”,聚合各类专家、学者为区内乡村振兴工作难点“把脉问诊,开方拿药”,切实解决农村共性及突出问题,推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助力“六大房山”建设。
中国科普研究所领导和北京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分别讲话,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和支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次活动形式新颖生动,通过讲好农村科技小故事,开展农技科普体验活动,有效普及了农科知识,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实现科普惠农做出了有益实践。活动开幕式还包含有启动仪式、农技协签约仪式、颁发证书仪式和赠画授牌仪式,穿插表演了科普短剧《蘑菇大王养成记》,讲述了房山区农技人才朱启沿的成长故事。开幕式最后,歌手们演唱了《科技工作者之歌》,大家用歌声表达了对广大农技工作者们的崇敬。
在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们共同步行到分会场活动区,参与体验特色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体验积极有趣。
整体科普文化节活动现场设置有主会场和分会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农技科普活动,主要有:农技科普体验活动,由房山区农广校和北京农职院老师现场讲解,带领观众动手体验;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展示,由房山、延庆、怀柔、大兴和天津津南、河北威县、陕西延川等地2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到会开展产品展销,推介地域特色优质农产品;开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等单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乡村振兴新理念新经验,推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开展农民休闲体育活动,组织踢毽子、农民秧歌队、农民武术、农民太平鼓等活动,展现新农村美好人文风貌。晒秋展示,营造秋日丰收景象,定制3套助农销售数字人,对农特产品及民宿产品进行直播带货,助力农民增收。
参加本次活动还有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市农村研究中心、中国农技协、北京农技协有关领导,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专家教授,北京市农广校、石家庄市农广校、承德市农广校、天津津南区农广校等有关领导,以及北京蔬菜学会、农业信息化学会、工艺美术学会、山区发展研究会等专家老师,东城、朝阳、大兴、丰台、石景山区科协主要领导,房山区乡镇(街道)科协、园区(企业)科协代表,房山区农技协会员单位,河北、河南、陕西等外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房山区农业企业代表,海淀七一小学学生和家长以及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等约200余人。
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指示精神,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一次将农业、农技与科普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搭建了农技科普交流平台,宣传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经验,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强化农技科普应用,提升科技助农质效,有效促进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并通过宣传推广房山区“土特产”,在促进形成地域产品品牌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