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7-22 11:43:54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吴志巧 字号:【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大有可为作为。作为扎根本土的地方金融主力军,如皋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探索特色化、差异化的服务新模式,通过聚焦产业布局、用好拳头产品、转变服务理念,持续提升对民营经济的金融供给质效。截至2025年4月末,全行共为全市22587户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351.05亿元。

  聚焦产业布局,念好“准”字诀

  “如皋农商银行的这笔贷款让我们企业厂房能够更快速落地,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压力,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江苏众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开心地说。该企业成立于2024年,主要生产石油钻采设备及零部件,预计年产值1.5亿元。2025年1月份,企业购买了约25亩国有工业用地,正式奠基动工。

  在白蒲镇挂职实践期间,如皋农商银行白蒲支行行长贾新昌了解到企业计划在如皋落户,立即组织客户经理火速跟进。在多轮次的走访中,他了解到,企业建厂房的土地是自有资金投资购买的,后续还需3000多万元购买设备。瞄准这一资金缺口,该行迅速行动,精准制定营销方案。“我们给客户做的是设备贷款的方案,还可以享受2个点的设备贷贴息。目前预授信是2000万元。”贾新昌说,企业项目建设初期,他和客户经理轮番上阵,多次走访与企业负责人交流,主动告知该行优势产品和政策。针对这类新落户企业,该行制定了详细的走访计划,按月按周走访、复盘、再走访。贾新昌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付出。走得多了,跟客户熟了,总能抓住关键环节。”终于,该行的热情服务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不只是新落户企业,针对规上企业、科技型企业、制造型企业等,在贷款营销上,如皋农商银行总能给予符合市场竞争性的营销策略,力争实现各类型企业的营销“全覆盖”。

  用好拳头产品,念好“快”字诀

  大行下沉、息差收窄,市场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持续领跑县域经济?用好拳头产品、提升质效做好服务、深耕市场差异化经营,成为如皋农商银行今年的业务发展重点。

  近日,如皋农商银行丁堰支行新增了一笔江苏日晖系统集成科技有限公司3500万元的综合授信。目前,该公司正在如皋市丁堰镇投资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储能项目,拟打造成工艺研究中心和智能一次电力装备产业基地。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项目,产业业态新,企业创新能力强。这类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以保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皋农商银行丁堰支行行长王春宇介绍,服务一个新的企业,不仅需要储备新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有更快的服务速度。在项目贷款营销过程中,该行客户经理主动了解行业前景和企业发展规划,并主动为企业提供组合贷款的解决方案,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达性。目前厂房已封顶,预计4月份投产。“企业急需资金支付工程款及设备款,投产初期还需1500万元左右的流动资金周转,我们就按照现有产品,给出了企业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的组合策略,申请综合授信3500万元。”王春宇介绍,贷款的成功投放还得益于前期的准备充足,从资料提交到授信审批、开户、抵押登记、放款,15天的时间,项目贷款成功发放,目前企业已经成功用信2500万元。

  转变服务理念,念好“特”字诀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如皋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深耕本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秉承“方便、灵活、快捷”的服务理念,通过特色化、专业化,全覆盖、接地气的金融服务,源源不断将金融“活水”引向田间地头,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向新向强。

  位于如皋市下原镇的江苏源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返乡能人投资创建。该公司负责人每天直播农产品销售,不仅把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生产、销售,而且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增收。当前,公司急需布置生产线,如皋农商银行下原支行主动对接,成功授信1200万元,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是如皋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给了我创业的勇气和信心。今后,我将继续秉持初心,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公司企业负责人笑着说道。

  如皋农商银行下原支行行长祝巍巍介绍,在当地还有很多这样的返乡能人,他们对家乡的发展寄予厚望,对本土的一些特色产业发展也充满信心。“像花木产业,还有如皋的‘三黑三白’(黑鱼、黑猪、黑塌菜;白米、白菜、白萝卜)都是农业的大热门,我们按总行的要求,定期对这些农业项目‘清单式’走访,主动对接能人,精准满足资金需求。”

  聚焦精准、普惠、专业提供金融服务,如皋农商银行以“组合拳”助力民营企业“乘风破浪”。下一步,该行将持续强化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升级、模式创新,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