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既望。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生机勃发,绿意无限。肥壮的牛羊像点点繁星散落在草原深处……近日,记者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出发驱车40多公里,对陈巴尔虎旗阿茹贡畜牧养殖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谭建军进行了采访。
“三百努!”(你好)刚进蒙古包房就迎来了谭建军的问候。谭建军高兴地告诉我们:“十年前,我从农业银行陈巴尔虎旗支行获得信贷10万元,买了几百只羊羔,加上自有的几百只羊,共养殖近1000只羊,从此开启了畜牧养殖创业之路。尝到了养殖的甘甜,三年前我又从陈巴尔虎旗支行贷款120万元,改造及扩大了养殖棚舍,目前租用加自家草场达3万多亩,并安装了水电暖等先进设备。”十年前,谭建军每年的养殖收入20万元左右;如今的他,每年出售羊羔及成品牛的效益达250万元左右,经济效益翻了近十倍。“这都得益于农业银行呼伦贝尔分行近些年持续给力的信贷支持。”
近年来,农业银行呼伦贝尔分行深耕“三农”沃土,以精准金融服务为笔,以创新举措为墨,持续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助农答卷。多项涉农指标稳居系统及同业前列,服务成果被主流媒体聚焦,成为推动呼伦贝尔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力量。
资源倾斜“固本强基” 筑牢县域服务根基
“把最优质的资源投向最需要的地方。”该行始终将县域作为服务“三农”的主战场,锚定“县域领军银行”目标,持续加大人力、资源倾斜力度。通过优化县域机构设置、充实基层服务团队,将骨干力量下沉至旗县网点;同时推行减费让利政策,减免涉农贷款相关手续费、降低融资成本,让农牧民切实感受到“金融温度”。一系列举措既夯实了服务乡村的基础,也让金融资源真正成为滋养县域经济的“源头活水”。
创新产品精准滴灌,破解涉农融资难题
“产业兴则乡村兴”,该行紧扣乡村发展需求,量身定制金融产品。针对农牧民、农村企业多样化资金需求,创新推出惠农e贷商户贷、乡旅贷、固边贷、订单贷等特色产品,实现“需求在哪,产品就跟到哪”。截至目前,全市专项涉农贷款余额达27.83亿元,较年初新增11.95亿元,精准滴灌种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为乡村经济发展添柴加火。
优化服务模式,打通金融便民“最后一公里”
科技赋能让金融服务更“智慧”。该行上线3家“三资”管理平台,布放217个惠农通服务点,以科技为翼,推动金融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更助力乡村实现精细化管理,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以前贷款要跑好几趟,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这是当地农牧民对农行服务的真切感受。为让金融服务更接地气,该行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推广“现场+远程”作业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农牧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金融服务。目前,“现场+远程”模式贷款用信余额超1亿元,真正打通了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的“毛细血管”。
党员先锋队带头,深入村屯广覆盖
“党员先锋队又来村里了!”每到农忙时节,农行党员先锋队的身影总会出现在田间地头。该行以“整村推进、批量建档”为抓手,组织队员深入村屯开展“驻村办公”,精准对接“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经营户。2025年上半年,新增农户建档8678户,农户贷款余额达63.97亿元,增量20.31亿元,均居四行首位。
“金融副主任+e推客”发力,拓宽服务覆盖面
该行将“金融副主任+e推客”模式作为扩大服务覆盖、助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已为10个旗县的686名金融副主任开展业务培训。通过该模式,累计推荐客户5056户,为农牧户预授信7.24亿元,实际用信超3亿元,切实满足了农牧民便捷获取金融服务的需求,让金融服务触达更多偏远村屯。
农业银行呼伦贝尔分行行长成强认为:“信贷支持‘三农’‘三牧’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加大了对呼伦贝尔市粮食主产区、农牧业旗县信贷资源倾斜,深化高标准农牧业经济金融提供服务,确保种植养殖稳产保供。持续落实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优化联农带牧金融模式,确保过渡期后帮扶机制有效衔接。运用投贷联动、银团合作等方式提供多元化融资方案,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牧区延伸。强化金融赋能向呼伦贝尔市乡村牧区治理。”
据悉,近三年来,农行呼伦贝尔分行累计向9.69万户农户投放贷款181.55亿元,年均增量超10亿元。一笔笔贷款、一项项服务,正化作春雨,滋润着呼伦贝尔的乡村沃土,助力这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