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活水润桑田,真金白银解民忧。”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这片充满蓬勃生机的土地上,一股温暖的金融“活水”正持续奔涌,滋养着万千农户的创业梦想与美好生活。作为深深扎根乡土的地方法人银行,桂阳沪农商村镇银行近年来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初心,践行“做小做散做专”经营策略,将贴心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养殖基地,以实干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土疙瘩”变“金疙瘩”,玉竹田里谱写“丰收之歌”

清晨的莲塘镇两路村,阳光洒满玉竹田。罗家庆与妻子夏菊林俯身劳作,青翠的叶片下,饱满的根茎正积蓄着丰收的力量——这已是他们与玉竹相伴的第十三个年头。从最初几亩试种到如今110亩专业化种植,这片“土疙瘩”见证着他们从摸索到成熟的成长,更在金融助力下蜕变为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想扩大种植规模、建加工车间时,资金周转当时真是卡了脖子。”罗家庆回忆道。正当夫妻俩犯难时,桂阳沪农商村镇银行的客户经理走访上门,实地察看冷库存货与田间长势,不到三天,一笔贷款便及时到位,解了燃眉之急。如今,罗家庆家不仅玉竹种得好,加工车间也顺利建成,工人们忙着清洗、分选、切片,精加工让产品价值稳步提升。“有了金融支持,我们把‘土疙瘩’变成‘金疙瘩’的底气更足了!”夏菊林的笑容在阳光下格外灿烂。
该行行长周海燕表示:“我们就是要做村民们的贴心人、暖心人,用专业的金融服务和扎实的行动,实实在在帮大家解决急难愁盼的实际困难。未来,我行将持续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更多乡村产业,让‘丰收之歌’在田野间越唱越响。”
“小厂房”孵“新生机”,农家庭院里嘹亮“实干之声”
清晨五点,荷叶镇新市村的养鸡场已亮起灯火。自动化喂料系统规律运转,5万只蛋鸡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谭敏夫妻一天的实干忙碌就此开启。这个曾经的农家庭院小厂房,正借着金融东风孵化出蓬勃新生机。

“这套新设备真是帮大忙了!”谭敏指着刚投产的自动化饲养线感慨。半年前,他还在为设备更新资金犯愁,桂阳沪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走访时了解到情况,深入调研后迅速完成贷款审批。如今,精准控温的鸡舍、自动上料的饲喂系统、实时监控的环境参数,让养鸡场焕发新生机,养殖效率大幅提升。“现在鸡蛋在县城超市供不应求!”谭敏的妻子查看产蛋报表时难掩欣慰。更令人振奋的是,养殖场的发展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加入蛋鸡养殖合作社,统一采购、技术指导、销售渠道,大伙抱团致富的“实干之声”在农家庭院里愈发嘹亮。
该行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尹日升表示:“谭敏养殖场的转型,是我行助力乡村产业升级的一个生动实践。我们不仅要掌握和了解村民们的融资之需,更要陪他们走好产业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之路,让‘小厂房’里的‘新生机’持续迸发,让‘实干之声’响彻在服务乡村振兴前行的道路上。”
“服务中心”成“农民依靠”,村居服务里筑牢“强农之路”
秋日阳光,洒满田野。该行开设在流峰镇的金融服务中心,大门已早早敞开。趁着田里露水未消,养殖户王大叔便一早赶到该中心咨询贷款事宜。该行客户经理耐心指导王大叔用手机银行申请贷款,很快就看到了授信额度。“以前办贷款往县城跑好几趟,现在几步路到服务点就成,真是我们农民的贴心依靠!”王大叔的感慨,道出了村民们对金融服务中心的信赖和认可。该行扎根于村居的金融
服务中心,正以贴心服务筑牢“强农之路”。
自2024年5月至目前,桂阳沪农商村镇银行已开设四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四个服务中心,如春笋般扎根于该县东南西北四大片区,成为了村民们前来办理贷款、进来歇歇脚、交流种养殖经验的场所。这里没有华丽厅堂,却有最真诚的服务。截至今年9月末,四个金融服务中心已累计投放各项贷款1400余笔,金额超2.6亿元。每一笔都是返乡青年创业的启动资金、合作社扩规的及时雨、农户购置农机的坚实后盾。“金融服务就得实在贴心,真真切切帮到乡亲们。”流峰镇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陈磊的话语道出了初心与工作的真谛。正是这份坚守,让该行干部员工奔波在乡间小路,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诠释担当,让“金融服务中心”真正成为了村民们的“暖心依靠”。
下一步,桂阳沪农商村镇银行将以四家金融服务中心为支点,把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延伸至乡村发展的每个角落,让金融活水浸润希望的田野,以更精准温暖的服务照亮每一名村民心中的梦想,绘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更美好的画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