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以政策激励打造多层次企业梯队
时间:2025-07-25 09:40:54 来源: 作者: 字号:【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是中国早茶之乡、中国芽菜之乡、中国白酒之都,是全国产粮大县、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首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区。近年来,翠屏区聚焦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早茶、酿酒专用粮、竹和油樟、晚熟柑橘、宜宾芽菜+生猪、特色水产(稻渔)“5+2”特色优势产业。同时,通过创设龙头企业发展激励政策体系,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做优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链主”龙头企业,做强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龙头企业,做大一批联农带农紧密的“翠字号”龙头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多层次发展梯队,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头雁”人才培育,打造产业“领航者”队伍。一是出台《宜宾市翠屏区高素质农民“头雁”认定管理办法》,首次将龙头企业带头人列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扶持范围,19名龙头企业带头人被认定为高素质农民“头雁”,购买养老和医疗保险可连续三年获得80%的补贴,并享受乡村振兴人才扶持政策的所有优惠。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兑现“头雁”养老和医疗保险补助51万元。二是将50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头人纳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按照2万元/人的补助标准支持“头雁”参加中山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为期1年的培育活动,助推“头雁”开阔眼界、拓展人脉、强化核心竞争能力,成为产业“领航者”。三是创新实施“人才跨界共兴计划”,建立“企业家智库”,选派农业科技人才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就业。2024年,翠屏区选派4名高层次专业人才到农业加工企业担任“企业科技先锋”,并从国有企业遴选8名人才到村担任“职业经理人”,切实为企业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保障产业用地需求。一是建设用地指标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倾斜。将农产品加工龙头项目建设用地纳入翠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每年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预留5%左右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二是抢抓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契机,完成辖区内全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制定并公布了居住、商业、工业和公服等经营性用途的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形成入市潜力台账。全区有入市潜力地块198宗、共932亩,龙头企业可根据需求优先在宜宾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公开交易。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坚持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原则,全区共批准130个村6319户3598亩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为李庄镇童梦田园等64个农业融合发展项目企业提供用地指标563.2亩,带动创业主体22个,优先解决脱贫群众就业1500余人。

  开展金融创新服务,扩大涉农金融供给。一是出台《宜宾市翠屏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构建“政银担企”四方合作模式,农担公司、风险补偿金、合作银行按4:3:3的比例分担风险。翠屏区与省、市、区三级农担公司和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创设专属金融产品,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加大对联农带农效果明显龙头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确保优质金融服务全覆盖,形成金融支持龙头企业的合力,扩大农村金融供给。2018—2024年累计发放贷款320笔共31723万元,2024年在保贷款45笔共5403万元,其中龙头企业在保贷款12笔共2930万元。二是开展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工作,降低运营成本。聚焦乡村产业振兴,突出粮食安全,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扶持、额度控制、先付后贴”的原则进行贴息,2018—2024年,翠屏区共对65个龙头企业贴息768.4万元,着力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领域,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实施“科技兴农”计划,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出台《宜宾市翠屏区现代农业投资促进管理办法》,采取财政资金配套的方式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引导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建立自有研发机构,6个市级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自主联合,共建研发机构。二是支持校地合作。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引导龙头企业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5+2”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难题,成功选育适合本地区的新品种14个,开发芽菜划条机等新机具5套,企业成功申报专利65项。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优化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翠屏区科技服务队”,瞄准产业关键环节,为龙头企业提供精准服务350余次,打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特聘农技员”3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技术服务,成功建设长期稳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2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20个,打造标准化农技服务站3个,推广适合本地区农业主推技术28项和农业主导品种21个,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7%。

  加强“翠字号”品牌塑造,提升企业影响力。实施品牌战略,出台《宜宾市翠屏区“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登记奖励办法》,指导龙头企业制定农产品加工行业标准6项,打造“天府龙芽”“宜宾芽菜”“宜宾早茶”等区域公共品牌3个,“宜宾糯红高粱”“宜宾大头菜”等地理标志产品2个。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整合自有品牌,重点打造核心品牌,成功申报有机食品4个、名优特新产品2个,打造中国驰名商标3个、四川省名牌产品7个、四川省著名商标12个。

  近年来,翠屏区坚持市场导向、科技驱动、全链打造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龙头企业发展环境,形成了市场出题、科企协同攻关的创新机制,共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0家(国家级3家、省级15家、市级37家、区级85家),成功构建龙头企业多层次发展梯队。做强了以“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头部”龙头企业1家,做优了以“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7个引领行业发展的“链主”龙头企业,做强了以“四川云辰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等11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龙头企业,做大了以“宜宾茶缘牧业有限公司”等121个联农带农紧密的“翠字号”龙头企业。2024年,翠屏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100亿元,辐射带动农户30万余户。

责任编辑:张昆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