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阿克苏地区宛如一颗璀璨的农业明珠。这里拥有广袤的1474.4万亩耕地,年平均79.6亿立方米的丰富水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然而,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实力不足、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曾一度制约着当地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阿克苏地区积极探索并主动作为,通过搭建“五个平台”,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良好发展环境,助力农业企业实现规模、产业链和联农效益“三连增”。
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以地区“点线片面”推进经济工作实施意见为指引,建立重点农业企业包联机制,将企业分配至相关单位,实行“一把手”包联责任制。要求包联领导每年至少为企业解决2个实际问题,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点”上,通过精准帮扶,打造示范企业;在“线”上,落实“五个一”产业推动机制,聚焦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在“片”上,依据“8+N”农业全产业链布局,提升区域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同时,强化各县(市)政府主体责任,明确分工,严格监督考核,实现304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领导包联全覆盖。在这一系列举措推动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147.13亿元,同比增长5.96%;利润总额9.98亿元,增长4.37%,极大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
搭建科企交流平台,驱动创新发展。成立全疆首家地州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其创新引领作用。目前,已成功落地2个院士工作站,申报建设9个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争取2个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立项,申报49项自治区级和地区级科研需求与项目。积极探索“科研院所+政府+经营主体(企业)+种养殖大户”的新型产学研用联动模式,推动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工艺改造和管理创新全过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企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搭建企企交流平台,促进协同共进。先后组建苹果、香梨、核桃、红枣、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包装7个涉农产业协会,为企业间搭建交流合作桥梁,推动资源共享、协同发展。针对地直涉农企业同质化严重、竞争力弱的问题,借鉴自治区农牧投整合经验,经充分调研,出台《地直涉农企业整合方案》。2024年,地委、行署批准整合新疆红旗坡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阿克苏西域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天山神木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优质资产,新成立新疆红旗坡农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带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
搭建园区发展平台,强化产业集聚。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按照“科学合理、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原则,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创建工作。目前,已有2个园区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6个园区通过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1个园区纳入自治区级创建名单,实现七县两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全覆盖。各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实现“九通一平”,集加工、生活、服务功能于一体。已有20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同比增长10.3%,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和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坚实平台。
搭建招商推介平台,拓展产业格局。依托招商服务中心,通过组团招商、小分队招商、展会招商等多种形式,搭建全方位招商推介平台,助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抓住中东部产业转移和产业援疆机遇,以产业链延伸为目标,成功引进奥都糖业有限公司,以甜菜制糖为核心,发展颗粒粕制饲料、废渣制有机肥生产,构建甜菜全产业链,为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04家,其中规上企业76家,同比增长5.5%;年设计加工能力达438.5万吨,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3.45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的比达到2.24:1。农业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不断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全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农业企业积极拓展中央厨房、净菜加工、观光工厂、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农产品加工网络零售额达27.04亿元,同比增长19.5%。联农带农作用不断增强。现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8个,带动农户13.64万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