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吉林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域,素有“中国粮仓”“中国肉库”“黑土地之乡”“梅花鹿之乡”等美誉。丰富的粮牧资源,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产值787.1亿元,同比增长2.6%。长春市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培育工作,通过科学布局、政策扶持、培育主体、打造集群、锻造品牌等举措,赋能长春市农业龙头企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32户,其中,国家级23户、省级170户。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1021个、各级示范社2114个,其中:国家级94个、省级572个、市级646个、县级802个。
高位统筹、科学布局,产业格局不断优化。长春市统筹考虑全市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潜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形成了以公主岭、榆树为重点的玉米深加工集聚区;以农安、公主岭为重点的生猪、肉牛产业集聚区;以德惠、九台为重点的肉鸡产业集聚区;以九台、双阳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区;以双阳为重点的梅花鹿产业集聚区,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实现了区域联动、同频共振的良性互动,助推了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
政策扶持、精准施策,护航企业快速发展。为全面提升各产业发展水平,长春市坚持问题导向、精心谋划,细研发展思路,制定扶持政策,“十四五”期间,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长春市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通过支持企业技改升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企业线上宣传推广、支持企业标准化发展,破解企业发展瓶颈。2024年发放市级政策补贴资金2000万元,为企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心剂”。
打造集群、发展园区,集聚态势初步形成。从三产融合破题,聚焦建设了一批可有效承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加工示范园区,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集群集聚发展,支持现有经济开发区,围绕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策服务水平等,提升承载能力,榆树环城工业集中区、德惠经济开发区、农安经济开发区、九台经济开发区获评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吸引更多企业到园区落户。依托产业优势,创建农安县哈拉海镇、德惠市布海镇、德惠市朱成子镇等8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先后实施了吉林粳稻、吉林中部肉牛、吉林大豆、吉林梅花鹿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集群集聚态势已经形成。
锻造品牌、加大推广,产品名片持续擦亮。坚持品牌强农战略,深入实施品牌引领和提升工程,健全“标准+认证+标志+文化”四位一体品牌培育体系,品牌质量意识日益提高,全市农产品商标总量达3000多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8件(皓月、华正、德大、阿满、广泽、佳瑞龙等),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区域公用品牌26个,包括国家级3个、省级5个、市级18个。培育了皓月、德大、华正、国信、德翔、朱老六食品、阿满等一批知名品牌,充分利用东博会、农博会、吉商大会、东北亚电商峰会等重要展会平台,开展品牌推介,“长字号”品牌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