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万荣县:政策领航+产业赋能 构建农业经营主体体系
时间:2025-08-18 09:38:00 来源: 作者: 字号:【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位于北纬35度—36度之间的峨嵋岭台地,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各类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近年来,万荣县始终将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当作核心任务,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支持企业发展。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有39家,是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此外,还有小微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形成了层次分明、协同发展的农业经营主体体系。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围绕粮食、水果、菇菜、中药材、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形成了多个特色产业集群。香菇产业从菌种研发、菌棒生产、养菌出菇、采收分拣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完备,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水果产业集种植、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政策扶持精准发力。依托万荣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园区,通过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优惠场租,入驻农产品加工园区标准化厂房的企业,若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租金可按第一年 50%、第二年 60%、第三年 80%、第四年全额交付的方式享受优惠。做好用地保障,积极推进“标准地” 改革,实现“土地等项目”,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企业用地、用房办证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土地保障。鼓励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在5亿元以上(外商投资 1000 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自投产之日起,前三年按其对地方实际贡献水平的90%予以奖励,后两年按60%予以奖励,奖励资金专项用于科技创新。多种奖补政策,在互联网物流平台、总部经济、“小升规” 企业、科研创新、出口创汇等多个领域出台奖补政策。前5名入驻万荣县的规模以上互联网物流平台企业,每家奖补35元;对入驻万荣县总部经济基地的企业实行“零费用”,并根据年主营业务收入给予办公用房补助;对上规入统的“小升规” 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上规入统后连续2年、3 年未退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库的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等分别给予20元、5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企业自营出口的,按年度新增出口额的5%予以补助,单个企业每年补助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贷款贴息政策2024年,对 8 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 86万元。

  产业协同联动发展。万荣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精心谋划产业布局,促进各产业协同发展。以菇菜产业为例,推行“果菇间作+2310增收+产业孵化+零散务工+集体经济”模式,实现果园与菇棚优势互补,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产生多个增值环节,带动农民增收。在农产品加工领域,鼓励企业开展跨界合作,以苹果产业为例,不仅有汇源集团进行果汁、果浆等加工,还有众多中小企业从事果干、水果罐头等产品生产,同时发展苹果仓储、物流、销售等相关产业,实现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覆盖。,同时,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举办水果采摘节、乡村美食节等活动,吸引游客,拓展农业产业功能。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为农业企业引入前沿科技。在食用菌领域,与全国食用菌体系首席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等签订技术服务协议,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围绕关键环节开展科研攻关,成功选育出适应本地环境的优质香菇菌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使香菇产量质量双提升。在畜禽养殖方面,引入智能化养殖设备和精准营养配方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同时,支持农业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借助科研院校技术力量开展品种改良、种植技术创新等工作,联合建立多个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每年拿出1801 万元农业发展基金用于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引进推广,并实施“30105”人才培育计划。

  市场拓展多元营销。一方面,加强本地市场建设,为农产品交易打造良好平台。如为香菇产业配套建设众多冷库、交易市场,分片布局,方便客商收购;为水果产业建设大型果品交易市场,完善仓储、物流设施。另一方面,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如带领万荣苹果、香菇等特色农产品亮相全国地理标准农产品展,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大量外地客商采购,拓宽销售渠道。此外,还鼓励企业发展电商,线上线下融合营销,让万荣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责任编辑:张昆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