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着力精耕细作 促企“壮苗出穗”
时间:2025-10-20 08:59:30 来源: 作者: 字号:【

  

  近年来,福建省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念好“山海经”,走好“特色路”,做强“土特产”,着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全力亲企、惠企、富企、强企,支持农业企业持续发展壮大,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均超千亿元。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88家、省级1209家。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各类经营主体吸收就业54.8万人,带动406.3万农户,实现增收801.9亿元。

  加强政企联动,深耕“亲企田”。以构建“清上加亲”的营商、发展环境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一是建立联结机制,落实《挂钩联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工作方案》,每位厅领导及主要业务处室各挂钩联系1家省级以上民营龙头企业,通过实地走访、交流座谈等方式,帮助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0多个。二是建立交流会商机制,组织召开龙头企业发展座谈会、产业链对接座谈会等2场对接活动,面对面解读政策、听取意见建议,畅通政—企、企—企沟通渠道。今年以来已组织100多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对接、优质农产品促销等系列活动,推荐光阳蛋业、御冠食品等25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成为首批拥军支前优质核心供应商。三是建立运行监测机制,开展经济运行年度调查工作,对1297家龙头企业运行情况开展调度统计,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落实要素保障,下足“惠企肥”。落实《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八条措施》,聚焦企业发展全周期,持续“挖潜开荒”“培土施肥”。一是着力加强人才培训,今年以来开展领军人才、农业经理人等培训班,培训企业人才600多人次,提升政策落地实效。二是着力强化金融支持,支持省农业龙头企业协会与农行福建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设“福建省乡村振兴贷”等金融产品,将3.8万家农业经营主体纳入企业名单池,已累计发放贷款超100亿元。三是着力加强用地保障,联合有关部门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细则》,建立项目用地常态化沟通机制,协调推动解决用地需求。

  聚力保供稳链,铆足“助企劲”。围着企业转,完善从种养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供应、服务体系,助力农业企业降本增效“加速跑”。一是大力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2.6万亩,创建16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评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57个,不断健全安全可控的企业生产供应体系。二是大力推进全链条经营形态,建成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1278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590个,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烘干储藏、预冷保鲜、净菜鲜切,开发养生保健等综合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实施项目带动,灌注“富企水”。坚持“产业带着龙头走,龙头跟着产业跑”的发展思路,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参与特色现代农业建设项目,为其注入“真金白银”“源头活水”。一是发挥国家项目的“头雁”作用。依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支持农业企业实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700多个。二是加强省级项目的“中坚”作用。省财政安排13亿元,支持企业参与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和特色产业专业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超过40亿元。三是扩大市县项目的“撬动”作用。引导支持企业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撬动社会资本60多亿元。

  坚持“双轮”驱动,墩实“强企苗”。科技、品牌“双轮”同转,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科技赋能,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自主研发或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开发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组建16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开展急需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破解发展瓶颈。二是品牌赋能,将企业品牌纳入“福农优品”品牌矩阵一体打造,在央视、东南卫视、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投放专题宣传片,开设高速服务区、加油站商品专柜、大型商超体验中心等线下平台194家,助力企业提升影响力。

责任编辑:张昆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