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盾:与农业改革开放同行(下)
时间:2023-12-22 10:40:11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盾 字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受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政策的影响日益显著。新的形势、新的发展阶段给我国农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给我国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切实加强和做好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不断提高农业开放质量和水平、优化开放结构,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

  一)坚持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做好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006年出席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做好我国三农工作是推动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不竭动力,做大做强我国的农业事业,才能具有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感召力。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农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与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取得的成效是密不可分的。

  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本身就是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重要资源,是我国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我国发展带来的巨大农产品市场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经贸合作机会。对农业的重视和有利的政策环境,也给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要切实做好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必须深入了解三农,心系三农,必须把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真正融入到三农事业中去。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能力是推进农业国际合作交流事业的必备要求。

  在长期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我们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很高。既要了解国内农业,又要了解国外农业,既要了解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趋势,又要了解农产品市场、流通和国际贸易,还要有较好的外语水平。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我们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我们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研究分析问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谈判斡旋能力、平衡分寸感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甚至对我们的体力和心理素质也提出了很高要求。

  以前的工作要创新、要调整思路和重点、要提高质量,新的职能和任务要熟悉、要开拓。要不断推进农业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在三农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我们每个从事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人来讲都是一个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学习、实践、提高的理念。

  刻苦学习农业、管理、经贸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提高外语水平,在从事大量业务工作的同时维持既有的外语水平,不断地提高外语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水平。要注意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把工作看作是锻炼的机会;要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锻炼较好的心理承受和平衡能力。做有心人,注意向他人学习,每干一件事、每承担一项任务,尽可能把相关的问题研究清楚,日积月累,你就有较大的潜力成为专家。要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任职要求。

  (三)建设专业化的团队与工作体系是深化农业改革开放工作的基本保证,高度重视农业国际合作交流系统建设,做到全国一盘棋,整体推进。

  要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有效发挥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对“三农”事业的促进作用,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农业国际合作交流的专业化队伍;必须整合资源,发挥整体农业国际合作交流系统的作用,全国一盘棋,整体推进,才能切实把国际合作交流事业在新形势下发展好,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新的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和农业方针政策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相关方面的专门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特别加强在岗培训、促进在岗成才,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加强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交流体系的主体建设。应该明确思路,做好规划,有效配置职能和资源,加强指导服务监督检查,更好地发挥系统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地方农业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协会和企业在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中的能动作用和主体作用。

  建立和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通过专项建立必要的长效机制,形成稳定的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研究队伍。在分国别、分产品的基础上,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政策、科技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的、长期的跟踪研究。

  进一步加强农业外经贸信息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发布和利用,扩大信息源,提高信息质量、及时性、有效性,积极探讨建立有效采集和直接采集国际农产品经贸政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

  建立健全广泛参与的国际农业贸易谈判和贸易救济等决策机制。确保地方农业部门、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及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单位广泛参与农业贸易谈判和贸易救济等相关政策协调和决策过程,切实反映各地的实际要求和农业发展的现实和长远需要,以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给农业带来的挑战。明确地方农业部门在决策过程中的职能和任务,通过具体专项和工作机制,加强地方农业部门和相关人员的专门培训,引导、组织和开展系统的国外农业研究和相关工作。

  科学合理地配置农业国际合作交流职能与资源是提高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成效的重要条件。充分发挥农业国际合作交流体系的整体功能,确保体系高效运行,不断提高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成效。

  (四)提高农业“引进来”“走出去”质量,要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新形势下,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必须进一步明确思路,迎接挑战,创新工作方法,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这一中心任务,突出重点,有所作为,进一步强化多双边和区域农业合作基础,不断提高农业“引进来”质量和效率,积极稳妥地实施农业“走出去”,努力为我国农业发展争取和营造公平的环境,更加有效地统筹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强化多边、双边和区域农业合作交流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多双边和区域友好互信关系。这既是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其他合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充分理解、相互信任、有共同愿望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开展务实合作。进一步改进和强化农业工作组、农委会等长效合作机制,切实发挥这一机制在指导、推动、协调双边农业合作方面的作用,强化其导向和统筹功能。进一步加强和推进高层互访和对话,强化在国际粮农热点问题以及双方关注问题上的沟通,增进互信和友谊。以国际粮农机构和区域合作机制为舞台,以国际会议和论坛为抓手,通过深度参与以及有重点有选择地主办国际会议和论坛,促进广泛的、经常性的农业合作交流。

  强化农业外资、人才、技术、品种、经营理念的引进和管理工作,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研究,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引进来”仍然是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技术、人才、品种引进方面,要继续加大“引进来”力度、改善“引进来”结构、提高“引进来”质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和农业产业升级。根据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我国现代农业和乡村建设需要,从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出发,重点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高新技术的引进。要继续实施重大农业科研项目;支持和鼓励参与国际农业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特别是重大课题研究;要充分利用多双边渠道,有重点开展农业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在外资引进方面,要根据新的形势和变化,逐步调整外资引进的重点和战略。外援资源的引进要在提高质量和示范效应上下功夫,紧紧围绕三农工作重点和需要确定项目内容,提高引进的科技含量和针对性。对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外资兼并,要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加强相关研究和政策引导。

△2009年出席中英可持续农业创新协作网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强化多双边农业贸易谈判以及国际质量标准和行为准则谈判参与力度,为我国农业国际化和参与国际合作竞争营造公平的环境。做好国际贸易组织新一轮农业谈判和自贸区农业谈判相关工作,争取公平的贸易运行规则,争取和保留我国农业发展必要的政策调控、关税保护、国内支持空间和产业调整升级空间,更加有效地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重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植保委员会、食品法典委员会、渔业委员会、动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专门机构及其制定的规则标准准则在协调和促进世界农业发展方面日益重要的作用,不断强化国际粮农领域有关国际协定、国际标准、准则、行为守则谈判与实施的参与力度,积极参与公海渔业资源以及其他跨界资源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加强国际粮农领域规则标准准则谈判参与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筹。

  继续推进农业“走出去”和农产品贸易促进工作。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政府对农业“走出去”的宏观指导、支持服务、示范推进。加大对重点国家经济与贸易政策、农业资源及市场状况的基础调研,制定和完善农业“走出去”中长期规划和指南,加强企业“走出去”的引导和信息服务。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境外农业示范农场和培训基地建设,发挥效能,强化农业“走出去”推进工作。继续扶持和促进境外渔业资源开发,发展远洋性渔业。鼓励“南胶北粮”“走出去”模式,发展境外资源密集型产品种植。继续重点推进多双边合作框架下的技术合作,加强农业外援型技术人才的外事外语培训,加快农业技术“走出去”。进一步加强农业贸易促进,强化农业对外贸易营销促销公共服务。根据我国农产品出口小批量、多品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以及农产品对外营销促销具有获益面广的特征,不断增加对农业贸易促进的支持,强化资源整合,从市场、产品、企业、基地、营销平台五个方面入手,提高农业贸易营销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对目标市场的调研,加强对我优势产品的宣传推介。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参与国外农产品展览展销,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在总结发扬光大渔业展览成功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展览展销平台。支持和加强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和推动农产品出口品牌战略实施,提升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和区域品牌国际知名度,支持开展国际认证和双边互认,增加农产品出口附加值。

  强化农业贸易救济和争端解决相关工作,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摩擦和不利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条例,从职能、队伍和体系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农业贸易监测预警、产业损害调查和贸易救济工作。明确职能和分工,形成必要的工作机制,发挥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体系整体功能;加快培养农业贸易争端解决和贸易救济措施方面的专门人才。尽快建立重要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深入系统开展产业损害调查和国外贸易壁垒调查,适时有效启动贸易救济措施。加强政府间的磋商与合作,减少技术性国际贸易壁垒,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2010年会见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帕米拉女士

  强化农业国外研究和外经贸信息工作。把握国际农产品市场动态和国外农业政策走向,借鉴国外经验提高“引进来”质量和针对性,有效参与国际农业多双边谈判和磋商,加强对其他国家履行国际承诺情况的监测评估,解决农业争端和开展贸易救济,为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务等,都要求加强国外农业调研和信息体系建设。着力开展国际农产品市场供需趋势、国外农业政策走向的信息收集分析和经常性研究,为国内农业发展战略制定和结构调整服务。围绕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就国内需要解决的重大政策问题和现实问题,开展国外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系统研究,为借鉴国外模式和经验服务。深入开展农产品贸易、外资利用及外资兼并等方面的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研究,为我国有效参与多双边农业贸易谈判以及农业国际规则标准谈判服务。继续深入开展农业产业损害调查和国外贸易壁垒调查信息收集分析和研究,为适时开展农产品贸易救济服务。在分国别、分产品基础上,开展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和跟踪研究,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有效的信息公共服务。争取逐步加强我国农业外交官驻外派遣工作力度,探讨建立与驻外使馆的长效工作机制,增加直接的国外农业信息采集渠道。整合农业外经贸研究力量和资源,建立必要的机制,形成稳定的农业国外信息分析和研究的队伍和体系。

  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援外工作,促进我国软实力的提升。从外交和整个经贸合作大局及农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化对农业技术援外合作的认识,明确思路和重点。积极主动争取必要的资源和手段,落实好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后续工作以及有关对外承诺。根据外交大局需要,积极配合外交、商务等部委重点做好对非洲人力资源培训和援建非洲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根据需要和农业农村部掌握的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开展人力资源培训等农业技术援外工作。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