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盾:全球农业的“南南合作”(上)
时间:2024-02-20 10:02:25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盾 字号:【

全球农业“南南合作”的历史演变

  2004—2015年,我作为农业部分管副部长,负责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的合作交流工作。多年来,我经常参加他们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与活动,多次与其主要负责人一起研究工作、交流深入推动联合国粮农三机构成员国之间加强农业合作的意见。其中,谈及最多的内容,就是全球农业的“南南合作”。

  

  △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见证南南合作基金协议的签署

  目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关注我国农业在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果,表现出强烈的愿望,要与中国农业农村部进行交流并学习借鉴我国农业发展的模式和成果经验,也更多地提出本国的需求,以期得到我国的农业援助,以推动本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自农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全球农业“南南合作”的机制与平台,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农业合作交流工作。根据农业合作交流的工作协议,我组织和参加了中国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三机构成员国之间有关农业“南南合作”的工作。在工作的实施中,我不断提高了对全球农业“南南合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全球农业“南南合作”工作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和思考研究,与同志们讨论分享。

  “南南合作”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南南合作”是指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主的联合国发展系统所倡导的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南半球,故称“南南合作”。随着形势的发展,技术合作已逐步发展为经济合作。“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应对国际形势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各自的生产和科技潜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南南合作”的宗旨是和平与发展。自力更生求发展是“南南合作”的基本原则,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鼓励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互助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专业化分工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不利地位,减少对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分依赖;二是在国际问题上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以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的谈判地位。

  “南南合作”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独立后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开展的相互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面对不平等的南北经济关系,实行联合自强,共同发展。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确定了南南合作“磋商”的原则,促进了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的建立,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间实施资金和技术合作,因此被认为是“南南合作”的开端。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是“南南合作”的两个最大的国际组织,其通过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南南合作”规定了合作的领域、内容、方式与指导原则。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发展系统把“南南合作”作为国际性技术合作的新领域,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负责组织实施,于1978年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了首次“南南合作”会议,通过并发表《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纲领》,使“南南合作”成为由联合国直接领导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推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团结自救、合作自强的努力取得重大进展。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增强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1982年、1983年和1989年先后在印度新德里、北京和吉隆坡召开“南南合作”会议,这三次会议是“南南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国际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对传统的多边发展合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到技术合作将来的前景。随着市场和生产结构迅速全球化,加上对创设一个自由化国家贸易制度的日益重视,这样的大环境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特别的挑战和机会。

  1990年联合国高级别第八届会议及其发表的“南方的挑战”、1994年9月举行的七十七国集团部长会议、1994年12月举行的发展中国家首脑万隆会议等都进一步推动了技术合作,强调了“南南合作”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出现两大趋势:一是世界新技术革命加速了资本与技术在全球的流动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国际化、一体化;二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世界市场竞争日趋剧烈,全球经济区域化加速形成。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受其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全球或区域经济之外,因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就成为新时期的客观需要。

  基于这种需要,1995年5月,第九届联合国大会南南合作会议讨论并通过《南南合作新指南》,新指南强调指出,“南南合作”领域应该从技术合作扩大到经济技术的全面合作,特别要加强开发性投资、产品贸易、现代管理、宏观经济调控、减少污染、消除贫困、解决债务等方面的合作和援助,并为此增设了联合国信托基金,以便为“南南合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联合国“南南合作”工作领域的转变,在合作内涵和外延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一是在内容上从技术合作为主转向经济合作;二是在形式上从技术培训、技术考察,转向投资与技术开发,包括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管理机制等。《南南合作新指南》是面向21世纪推进“南南合作”的行动纲领。

  “南南合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一是通过交流经验分享技术资源并开发互补能力,来促进加强发展中国家各自的或集体的自力更生能力;二是增加国际合作以及有助于促进这种合作的努力,并提高其质量;三是加强发展中国家包括传统部门在内的现有的技术力量,来改善其充分利用资源赋予的能力,并创造将这些技术转移给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四是改善发展中国家吸收技术并使之适应于其特殊需求的能力;五是对最不发达或受陆地包围的国家,或发展中的岛国及受到严重影响的国家提供帮助;六是增强发展中国家相互合作时对对方技术能力的信任,以及促进双方利益和兴趣的一致性。

  “南南合作”的方式与领域多种多样,涉及众多领域。主要形式有技术输出、劳务承包、设备出口、合作生产、开办合资企业等。合作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人口、生态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强调人类健康、环境生态、妇女参与、增加就业、消除贫困等。因此,南南合作活动是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的重大举措,其活动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技术合作型的南南合作活动一般可分为促进性活动和执行性活动两类:促进性的活动是那些着眼于加强发展中国家参与或为特定活动的执行做准备基础的活动;执行性活动是有关那些两个或多个国家有目的地、自愿地进行技术、经验和各种能力交流和分享的发展性活动。

      全球农业“南南合作”的主要任务

  “南南合作”涉及范围甚广,包括农业、卫生、医疗、能源、贸易、经济合作、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等。

  农业方面的“南南合作”是特指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于1996年在世界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提出的,这项计划是粮农组织为帮助低收入缺粮国家解决饥饿与营养不良问题于1994年提出的一项重大倡议,是粮农组织实现“到2015年把世界饥饿人口减少一半目标”的标志性行动,其目的是鼓励和倡导发展中国家进行更紧密的技术和经济合作,农业“南南合作”就是在其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的农业技术援助性质的合作。

  “粮食安全特别计划”主要针对低收入、粮食不足的国家,目标是通过国家粮食安全计划和区域粮食安全计划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粮食生产,减少年际间的生产波动,在环境可持续基础上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由国家粮食安全计划、地区粮食安全计划以及“南南合作”三方面内容组成。国家粮食安全计划由国家主导,目的是让更多的当地居民摆脱饥饿,在该计划中粮农组织与接受国合作,寻找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方法,同时帮助受援国寻找愿意为其提供资金的援助国。地区粮食安全计划主要在地方经济共同体内进行,进一步加强临近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以及农业经济发展,扩大国家粮食安全计划的作用范围。“南南合作”则是发展中国家间加强农业合作,特别是农业技术交流,其目的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是一项本国所有的计划,由本国的专家实施,粮农组织进行技术监督。然而在适当情况下,它也可在“南南合作”计划下吸收其他发展中国家农业方面的经验和专门知识,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方面的合作。

  农业“南南合作”的运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在农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协作关系,由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派遣专家和技术人员到贫困国家,对其提供技术援助,直接指导当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此外加强典型案例的推广,从而提高贫困国家的农业水平,缓解粮食安全问题。

  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特别计划”下的农业“南南合作”取得不少成就,现已出现很多成功案例,农业“南南合作”的实施将会帮助更多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