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东盟“10+3”农林部长会议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
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重视与东盟的农业合作和技术交流既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工作方针,也是积极践行“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国家总体外交理念。我国在东盟“10+3”农林部长会议机制下加强同东盟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巩固了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传统友谊,促进了双边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对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带动了人才、技术和农用物资走出去。中国农业资源与东盟国家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在优质农产品、优良农作物品种、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适用技术和小型农机具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也适合东盟各国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2002年我农业部与东盟秘书处签署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我农业部在人力资源培训、农业合作交流、境外合作示范、农产品贸易促进等方面执行中国—东盟农业合作项目,涉及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动物疫病防控、农村能源与生态等诸多领域,为中国涉农企业的技术、管理经验、资金、设备、人才等农业生产要素“走出去”创造了良好条件,并带动农机产品和农业技术及产品出口东盟国家。
△2012年9月在老挝首都万象出席东盟与中日韩农林部长会开幕式
促进农产品进出口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在同东盟开展的农业合作中,中国积极促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并立足区域各国的比较优势组织农产品贸易促进活动,推动了中国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实现了互利双赢。中国的柑橘、苹果、梨、葡萄等温带水果质量优良,价格适中,适合东盟国家的市场需求。2002年以来,我农业部组织了多个贸易促进项目与合作论坛,增进了东盟国家对中国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加工水平和品质特色的了解,扩大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宣传交流了中国农业发展成就和农业发展政策。中国利用东盟“10+3”农林部长会议机制这个平台,介绍了中国解决14亿人温饱、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也宣传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阐释了中国政府对解决粮食问题和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加强了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区域国际农业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