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农产品应破除“包销”依赖症
时间:2020-08-14 01:50:59 来源: 作者: 字号:【

  据媒体报道,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帮扶单位带头参与的消费扶贫切实推动了贫困地区产销对接,给乡亲们的脱贫吃下了定心丸。然而,部分扶贫农产品过于依赖帮扶单位“包销”,自身缺乏市场竞争力,还可能被无良商家“薅羊毛”。网民认为,全面脱贫在即,随着“照顾式”消费扶贫逐步退场,扶贫农产品要破除“包销”依赖症,创新销售思路,开拓销售渠道,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输血”巩固脱贫效果。

  网民表示,照顾式“包销”能在前期为扶贫产品增添人气,形成有效的“带动效应”。不过,扶贫产业要想在长期维持销售愿景,还得靠产品质量、服务以及高性价比,单靠帮扶单位兜底式购买,难以提升扶贫产业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容易让个别中间商打出帮扶单位的“感情牌”,肆意抬高扶贫农产品价格,扰乱正常的经济市场秩序。

  网民“陈为民”说,“包销”扶贫农产品存在不少弊端。首先,容易造成扶贫农产品销路好、市场受众广、营销收入高的假象。其次,扶贫农产品因“包销”兜底而出现包装粗糙、品牌力不足等问题,难以打造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陷入“帮扶单位一走、扶贫产业失色”的怪圈,不利于扶贫农产品的长远战略实施。

  网民“刘立扬”认为,要想达到真脱贫、实脱贫的效果,扶贫帮扶应该是“造血”式的帮扶。有网民提出,“包销”扶贫农产品只是权宜之策。要想让扶贫农产品真正成为贫困群众的“摇钱树”,就得在树立品牌、提高质量、完善渠道等方面下功夫,同时打造一支懂经营、善销售、能经济的专业性人才,帮助扶贫农产品真正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记者 单纯刚 整理)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