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01 07:20:4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华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紧紧抓住抓党建这个牛鼻子,做好促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是驻村帮扶工作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安徽省第八批工作队进驻石台县七都镇新棚村以来,通过查看资料、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认真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努力探索抓党建促振兴的有效路径,取得积极成效。

  一、主要成效

  石台县七都镇新棚村位于安徽南部海拔700米的峡谷中,该村曾是林茶专业村,农民收入相对较高,但随着市场变化,新棚村逐渐跟不上发展。2014年,该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初,省第七批选派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2018年整村出列,2019年全部脱贫,2020年村集体收入13.6万元。省第八批工作队驻村以来,新棚村持续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按照“生态立村、红色兴村、旅游活村、养生富村”工作思路,探索出“红色旅游+茶旅结合+民宿农家乐”的休闲康养发展模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抓引领固根基,建强村级战斗堡垒。新棚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工作为统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建“有声”图书馆等载体,结合党史学习,强化思想教育;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扛起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政治责任;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实施乡土人才回引工程,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5人,顺利实现“一肩挑”,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6.6岁,1名选调生村官到村任职,着力抓牢班子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名村”创建和振兴乡村组织力量;联合省市县多家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精心制作《红色记忆》电教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创业力量。

  (二)抓特色创品牌,聚力推进产业发展。坚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复建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红色旅游引领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做大做强特色茶产业,推广科技兴茶,联系县科技特派员到茶园实地开展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等技术指导,积极推进茶园低改、改良品种;实施品牌战略,积极申报有机绿茶认证,不断唱响硒茶品牌,擦亮有机茶名片,投资65万元实施新棚村茶厂设备采购项目,新建700平米标准化茶厂及生产线1条;实施茶旅融合,依托村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茶乡体验游,盘活闲置资产,鼓励村民用自家庭院打造特色民宿和农家乐。截至目前,130余批次,12000余人次来村开展红色旅游,带动茶叶、蜂蜜、土猪、土鸡、香菇等农特产品销售,实现经济效益13万余元,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三)抓建设补短板,持续优化村庄环境。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新建过河桥梁,配套建设浆砌石河道护坝。积极争取资金,完成长11米、宽3.5米的韩家桥拆除重建项目,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出行条件,保障出行安全;围绕“服务农村群众,助推乡村振兴”,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完善凤台大桥、杨梅坞至张家桥道路的维护,实施花海长廊计划,道路沿线增植花果树木,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结合“红色村庄”打造,着力建设生态农业、旅游、文化特色村;牢牢坚守发展与生态底线,严格落实环境专项监督长制,配备监督长、监督员各1名,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

  (四)抓治理促和谐,示范带动乡风文明。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以“关键少数”带动全体多数,改选新一届村民代表30人,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强化德治引领作用,深化“一约四会”建设。坚持把“村规民约”作为推进民主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治村的重要措施,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基本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格局。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完成全村161户乡村文明评议工作。积极运用乡风文明评议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消除陋习,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推动乡风文明不断提升,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新春走基层、送黄梅戏下乡等农村文体活动。组织成立腰鼓队,敲出了新气象;推广广场舞,跳出了文明范。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集中展现了精神新面貌,弘扬了正能量。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人才匮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最大瓶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人才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的因素,乡村的基层党组织要靠人才来强、产业要靠人才来干、生态要靠人才来美、文化要靠人才来兴,乡村振兴战略各方面工作的实施都需要人才来完成。就新棚村而言,缺少专业型人才是困扰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如,在民宿产业发展上,既缺少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民宿人才队伍,也缺少留人用人的环境,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村庄出现“老龄化”、“空心化”,乡村教育更是十分匮乏,乡村人才更是十分缺乏,并且即便是一些条件比较好的村庄也无法留住年轻人才建设农村。人才外流导致乡村振兴的主体匮乏。乡村振兴的主体应该以地缘、利益、血缘、文化以及与村庄有各种联系的利益、友情、文化的等相关方,共同动员、组织起来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去。当前农村的教育体系不完善,质量不高,许多家庭因为子女教育而被迫进城。在培育乡村本土人才面临着缺乏支持、动力不足、制度缺失以及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所以,乡村人才短缺很大程度上也在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服务群众能力不强。近年来,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艰苦创业、奋力拚搏,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但是,目前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村光伏电站收益、入股企业分红、村办茶厂租金等,年收益14万余元,呈现量少不稳特点。分析原因:一是在“输血”中成立。通过政府扶持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产业发展效益非常有限;二是在“喂养”中成长。依靠合作社、农户入股资金作为管理经费,吸引力不足、稳定性不高;三是在“车间”里徘徊。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模小、时间短,产业链条尚未形成,效益不明显;四是靠“保姆”搀扶走。通常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主体结构复杂,有大包大揽、权责不清、人为过多干涉市场等情况,运行之中成本过高、效益微薄。当前,新棚至杨梅坞、张家桥的外出主干道,山高路陡、道路崎岖,每当夏季来临,也是暴雨频发季节,路基被暴雨冲毁急需维护和修缮。同时,新棚村位于清溪河源头,与黟县柯村相邻,东西长22公里,有约四分之一河道需要治理。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要建设这些基础设施项目都需要争取上级资金,村集体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强,也影响到村“两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村民对发展思路信心不足、持观望态度。去年2月,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主体工程正式开工,目前,红军总医院纪念馆及附属设施已建成,自去年“七一”开馆以来,已接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来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达万余人次,成为石台对外红色文化宣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但村民对 “生态立村、红色兴村、旅游活村、养生富村” 发展思路信心不足、持观望态度。新棚村普济坑曾作为中共石埭(石台)县委第五区委所在地、这一部分文史资料还没挖掘,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普济坑马尾洲浴血战斗等,尚未开发或修复。

  (四)政策不活、跟进滞后制约乡村振兴。新棚马尾洲曾是革命先烈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浴血奋战的地方,也是乡村振兴亟需开发的一片红色沃土。新棚“负氧、富硒”资源禀赋,按照“生态立村、红色兴村、旅游活村、养生富村”的要求,打造红旅茶旅综合体、发展民宿农家乐产业尚处于初创时期,尤其是道路拓宽、河道堤坝治理等,亟需更多政策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已四年了,农村发展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一方面,从国家层面,对于在革命战争年代做出牺牲和奉献的红色村庄,需要在政策层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对农民而言,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环境,培育农村金融人才,创新农村金融产品,让农业农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对策建议

  (一)用好“三类”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聚神”。第一,想方设法育好“村里人”。“村里人”作为走好乡村共富路的主人翁,更知“村里事”,更晓“家里情”,也最关心自己乡村的发展建设。完善农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农民创业带动就业,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技能人才培训,挖掘重用身上有本事、手中有绝活的“土专家”“田秀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非遗传承人,让“村里人”在村里能体现价值;第二,真心诚意唤回“返乡人”。“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须用最大的诚心和最优的服务唤起“返乡人”的乡愁,让“返乡人”人尽其才,有所作为,打造更美家乡。建议制定支持农民工等“乡贤还巢”创业政策,吸引外出的工商企业主、高校毕业生、科研人员等人才回乡创新创业;第三,筑巢引凤集聚“新农人”。 “新农人”带来新理念、新技能,是走好乡村共富路的新鲜血液、有益补充。要念好“招才经”“引智经”,积极招引高效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领域的人才团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着力优化融资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完善各类人才措施,让“新农人”在广袤田野上有更多用武之地。

  (二)盘活现有资源,巩固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抱团”发展。与安徽(合肥)侨梦苑、省青年徽商商会结为“万企兴万村”帮扶对子,聘请三瓜公社总经理担任新棚村乡村振兴“顾问”,整合统战部、工商联、台办、侨联等资源,开展共建乡村振兴路演活动,争取资金开发红军文化历史步道、红军宿舍。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高端高山有机硒茶品牌,打造数字乡村。二是“转型”经营。采取“村委+企业+党员+农户”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成立新棚红文化有限公司,注册小桐坑、云上希茶商标,引进天鹭集团山水运营公司承包新棚茶厂、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着力培育新棚高山有机硒茶优质品牌。三是“盘活”资源。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安徽邦泰集团捐建200余万元,将闲置小学改造成新棚红文化接待中心;与北京中汇绿能合作,盘活全村28km2林业碳汇资源,让村民创收、村级创收;引进合肥华泰集团开发山泉水厂,让流失的富硒、富锶山泉水成为村民致富的“香饽饽”。

  (三)深入开展调研,找寻大革命时期皖南红色记忆历史遗存。抓好红军总医院史料的挖掘工作。按照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要求,下半年,将成立由省委统战部牵头,组织部、参事室、市县党史部门参与的调研组,深入石台、祁门、黟县以及江西等地区,探寻1934年皖南大革命时期的历史遗存,丰富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中共石埭(石台)县委普济坑区委丰富内涵,为下一步开展红色教育、讲述红军故事提供文史支撑。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报告厅及附属设施已建成,下一步将参照江西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苏淮安恩来干部学院办学模式开展同步教学、上党课,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植入人心。积极申报皖南红军总医院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统一战线廉政教育基地。

  (四)打造数字经济,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功能,能够促使信息服务业可以迅速地向第一、第二产业扩张,模糊三大产业界限,为快速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基础和引擎。一要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向农业全产业链渗透,探索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二要积极推进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整合特色农业资源、优化特色产业结构、延长全产业链,实施“品牌溯源+智慧物流+线上服务+线下体验的网上营销策略;三要加快推动“互联网+”乡村治理,遇到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四要加快建设农业农村数字人才队伍,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平台企业开展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下乡活动。发挥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等人才队伍作用,为当地干部群众普及数字经济相关知识,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有效提升农村干部的数字技术运用与管理水平。

  (五)坚持因地制宜,走“红旅结合”“茶旅结合”特色发展之路。规划设计上,完善合肥学院旅游与会展学院编制新棚村2021年—2035年村庄规划项目,制定省级名村打造、信用村创建、旅游示范村等规划;产业实施上,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达标认定,形成“一村多品”、“一村一特”新格局;品牌打造上,积极申报绿色食品和有机绿茶认证,大力推广“互联网+”交易模式,积极参加省级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和茶叶节等活动,提升市场知名度;人才培养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池州学院、市县科技局等建立定期联系机制,邀请专家学者,培养旅游民宿规划设计人才、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发展方式上,在生态旅游上做文章,在红色旅游上添新彩,在休闲养生上求突破,在茶叶品牌上增实力,在村集体经济上求壮大,打生态牌,吃生态饭,将现有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村民手中的“金山银山”。

  (作者系安徽石台县新棚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