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瓜老人怎么想,我们想过么?
时间:2022-09-22 08:30:24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中国农村杂志社评论员 字号:【

  近期,网络上老人组团偷瓜、偷玉米的舆论正在发酵。年轻人返乡回乡创业,怀揣梦想投下巨资,眼看因几个老人而折戟,谁看了都会为年轻人着急。因此,网上对这些老人们骂声一片。网友们一边倒地认为,虽然乡村老人是弱势群体,也不能纵容他们侵害他人财物,偷瓜、偷玉米即便案值低,也应该依法严惩。有的媒体站在道德高地,批评当地乡风文明存在短板,要求当地基层政府在乡村治理上下功夫,加强自治、法治、德治建设。

  网友的反应无所厚非,有的媒体评价显然不专业。偷瓜并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组团的群体行为,在全国也多点发生、持续发生,不能简单用法律视角给这些老人们和有关乡村贴标签,而是应当作为社会事件探讨背后的深层次因素。从现有的报道中可以合理推断,这些创业者大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与当地人的矛盾纠葛会比较复杂。相关报道都只截取了他们之间矛盾凸显的一瞬间,掐头去尾必然让人看不清楚全貌。对此,媒体评论很少去追问、去深究。而且,大部分的报道都是单视角,大多站在创业者的角度看到老人在偷瓜。虽然有图有真相,但这真相只是片面的真相。想当然认为老人偷瓜就是眼红、就是贪财,似乎很少有人问一问,是否应该听听老人怎么说,感受下老人怎么想?

  每个人都有良知,偷瓜老人也一定有。作为个体,他们知道偷瓜不对,可是放在群体里,大家不约而同都这么做了,就一定有什么因素让他们找到了偷瓜的合理化解释。网上的信息对老人们太不友好,我们不妨打开脑洞试着还原下老人们的心思。这些老人大都出生于困难年代,吃不饱、穿不暖可能是儿时回忆的底色。种地、打工,苦过、甜过,好不容易把儿女拉扯大,终究还是觉得更适应农村生活,更愿意和老哥们、姐们待在一起,精心维护着亲戚邻里的关系,在村落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有一天,村里来了个陌生的年轻人,他勤奋、上进、有知识,自己种了一辈子地却看不懂这年轻人干农活的方式,到他流转地里打工的人,收入都不错,可惜这些活不用上老人。搞不懂看似普通的瓜果为啥能卖得很贵,听说以后会把全村的地都包出去,还要搞什么南瓜小镇,玉米小镇,但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偶尔在村头遇到过,他只有礼貌的微笑,眼神里看不到任何人。老人们渐渐地感觉到,生活空间在被压缩,在被一点点抽离出这片土地。

  相当多的农村还保持着典型的熟人社会,繁复的人情世故包裹这村庄的每个人,形成了不离不弃的生命共同体和认知共同体。当资本携着巨大的能量到来,带来了新理念、新机会的同时,也改变着村庄的人文氛围,对原有微妙平衡的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破坏性。而这一切,可能资本完全无感。在他们眼里,乡村只有可以生财的土地,完全忽略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没有意愿融入他们,更没有意识到对这些父老乡亲们应该负有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组团偷瓜,折射出资本下乡引发的文化冲突。评判谁好谁坏、谁对谁错并不有助于解决问题,唯有相互理解和文化融合才能消解隔膜和误解。这是乡村振兴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资本下乡只能是看起来很美,即便下得去也立不住,各方都不会满意。

  中华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农民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农民这个群体,在千百年的进化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观念、乡规民俗、行为习惯,始终保持了人类社会最本真的部分,成为孕育中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农民确实很难理解,他们的生存之道、他们对人情关系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法治的范畴了。我们不应该习惯性地用城市思维去揣度农民、裁剪农民,看不懂农民就轻易指责。

  在未来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这样的事或许还会不时发生,期望我们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从彼此文化背景相异的角度,对那些长期居住生活在乡村的群体们,给予更多理解。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