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二十载光阴荏苒,“两山”理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持续推动着发展观念的深刻变革。本期专刊荟萃10篇生态经济、农业经济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他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围绕“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历史演进、实践模式、转化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在编研这些研究成果的同时,感念于二十载“墨泼桑田”带来的山河巨变,我亦尝试以诗寄情,创作一首《七言绝句·两山赋》:
云卷神州展画笺,墨泼廿载润桑田。
青山绿水皆诗境,人在桃源种锦年。
本期专刊,既有专家学者的理性思辨,也融入了对绿水青山的情感礼赞。我想,当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手中的“桃源锦年”,便是“两山”理念最动人的史诗——这既是本期专刊的最好注脚,更是中国道路的铿锵回响。
何可(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主任、教授)
目录
“两山”理念实践20年:中国生态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实施效果与调整优化
……………………………………………………………宋洪远 唐文苏(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逻辑
……………………………………………………………沈满洪 冯 虎(17)
“两山”理念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绿色共富: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仇 怡(29)
“两山”理念践行二十载:余村之答
…………………………………………………………金佩华 侯子峰(40)
“两山”理念下农村生态治理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研究
…………………………………………………………张俊飚 胡毅航(50)
基于“两山”理念的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对策研究
……………………………………………………………岳 会 于法稳(62)
“两山”理念引领畜牧业低碳转型:理论逻辑、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
…………………………………………………………郑玉雨 尹昌斌(73)
中国大豆扩种的经济生态双重效益:基于“两山”理念的分析视角
……………………………………………………………周晓时 司 伟(83)
“两山”理念下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唐 林 陈池波(92)
“两山”理念下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三农学逻辑与路径突破
……………………………………………………………………何 可(104)
“两山”理念实践20年:中国生态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实施效果与调整优化
宋洪远1 唐文苏2
(1.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2.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
摘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生态农业政策经历了从增产导向到绿色发展的深刻转型,亟须构建兼顾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的政策体系。本文基于“两山”理念,比较国内外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及特征,系统梳理中国生态农业政策演进的脉络与实践路径。研究表明,中国生态农业政策历经理念形成、体系构建与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逐步形成目标任务、治理模式、政策工具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机制。政策实施通过投入物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生产模式生态化等系统性举措,显著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了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并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然而,目前中国生态农业仍面临技术创新转化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及生态补偿体系缺失等挑战。为此,需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健全市场化机制推动全产业链价值重构,完善生态补偿体系强化长效监管能力,培育多元主体激发内生发展动能,优化制度供给构建系统化政策框架。
关键词:“两山”理念;生态农业;政策演变;调整优化
文章刊发:宋洪远,唐文苏.“两山”理念实践20年:中国生态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实施效果与调整优化[J]. 世界农业, 2025(8):5-1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