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范」,农民「心」沪农商村镇银行 “耕力”打造生态普惠“粮仓”
时间:2024-04-02 12:47:23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通讯员 许庆鹏 字号:【

  丰盈老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守护老百姓的“粮袋子”“好日子”。近年来,沿着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擘画的战略蓝图,沪农商村镇银行紧扣乡村振兴这一新时代核心议题,“耕力”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态”,用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的胸襟和魄力,用攻坚克难、笃行实干的意志和定力,一身尘土绘就“青山绿水”,两脚泥泞勾勒“金山银山”,建设乡村、浸润乡土、凝聚乡情,与乡村经济发展产生更强烈的共鸣和共情。

  蓝莓住上“金房子”,棵棵增产又增效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莓”先知。在云南省蒙自市草坝镇种植户马英名家的蓝莓大棚里,一棵棵蓝莓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率先感知到春天的到来。一颗颗、一簇簇晶莹剔透的蓝莓果,宛如一颗颗价值连城的蓝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金光。望着满棚即将进入丰产期的蓝莓,马英名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我们当地,我是最早种植蓝莓的农户之一,由于种植经验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建棚、买苗、买肥料等用钱的地方很多,这些都需要提前现款预定,人工费更是需要日结,当我家的大棚开始夯土建设的时候,便出现了很大一部分资金缺口,连续停工了多日。当时建大棚可是争分夺秒,提前预定的蓝莓苗已经运到了家里,如果不能及时移栽进大棚内,将会形成很大一部分死苗和坏苗,也会形成很大一部分经济损失。”说起当时的窘境,马英名仍心有余悸。

  

  聚焦产业实际“望闻问切”,根据农户亟需“量体裁衣”。作为常年与农业打交道、接触多、路子广、关系深的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一直将助力当地枇杷、石榴、苹果等产业实现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作为自身“扎根城乡、支农支小”的核心工作和首要任务。得知马英名遇到的困难情况后,该行客户经理第一时间赶往其家中了解具体情况,不仅向其匹配了一款最为适配的信贷产品,还给予了能够满足其资金缺口的授信额度,更做到了“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一系列高效的金融服务工作举措,彻底解决了马英名的“忧心事”。

  有了充足的信贷资金,马英名家的大棚顺利建成,一棵棵蓝莓苗及时移栽进大棚内,加之其精心的培育和打理,第二年便迎来收获期。“现在,我家建有近百亩蓝莓大棚,在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的一路支持下,我家先后实现了大棚扩建和规模化种植,我家的大棚都是高质量的标配大棚,抵抗风雨的耐力更大,室内温度调控更适合蓝莓的授粉和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逐年增加。”马英名幸福的说。

  农家院里“话普惠”,田间地头“察民情”,一户一案“解民忧”,截至2024年2月末,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已累计向当地投放各项贷款21.6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3.43亿元,服务客户超7200户。

  小麦用上“金融肥”,基本良田变成“黄金田”

  此刻的山东省,天气仍有一些逼人的丝丝寒意。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林帅正在风尘仆仆、汗流浃背走访乡村。临近中午,他吃了一些随身携带的面包等食物,便急匆匆去往下一个需要走访的村居。

  车辆行驶了近30分钟,绕过一条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便来到阿城镇种植户马德生家中。林帅还未来得及停歇,便在马德生的陪同下,来到其种植的麦田,察看麦苗生长情况。林帅蹲下身子,用手指丈量小麦的长势情况,并将手指插入田中,察看麦田的灌溉情况和土壤的湿度,同时详细询问马德生年后在灌溉、施肥、喷药等方面,大概花费了多少钱,同时询问其还有哪些实际困难,帮助马德生算起了“经济账”。

  “现在政策好了,农民种庄稼,不但不用交税,国家每亩地还给不少补贴。前些年,我大胆流转了200亩地,探索性搞起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产业化、规模化种植。由于没有种过这么多亩的地,管理技术跟不上,一年下来倒赔了不少。签了土地流转合同,即便啥也不种,也得每年按时向村民们支付流转费,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由于没有挣到钱,继续种植更是缺少资金,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农田,我是彻夜难眠。”农户马德生介绍说。

  农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农户的困难“再大”也要“解决”。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不仅注重服务“三农”的“质”和“量”,更注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和“效”,真正为广大农户们解决了一些“棘手难办”的实事。得知马德生在农作物种植上出现困难的讯息后,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林帅,便第一时间赶往其家中了解农田翻耕、施肥、麦子播种等情况,不仅鼓励其坚定产业致富的决心和信心,更为其办理了一笔用于购置麦种和肥料的专项信贷资金,使其顺利完成了小麦播种。

  从经验不足的“农业小白”,到成为产业致富的“行家里手”,在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的支持下,马德生完成了一个不敢想象的“大跨越”。“现在,我不再为施肥、灌溉、喷药等方面的资金犯愁,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给我做了一个综合授信,每当春耕春种、秋耕秋种的时候,信贷资金就派上了大用场。收了粮食,我就会把贷款换上,这样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农户马德生介绍说。

  

  小小的“田”字里,装着老百姓的“血汗钱”,更装着老百姓的“金饭碗”,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以普惠金融为“犁铧”,持续在“田”字里“深翻耕”和“施底肥”,促使农作物产业化、规模化种植更为做到了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统一喷药、统一技术,金融工作更为精准高效,一亩亩“高标准”农田更为盈车嘉穗、岁稔年丰。截至2024年2月末,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已累计向当地投放各项贷款22.6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21.57亿元,服务客户超4000户。

  农户用上“大铁牛”,农业“机械化”更为普及

  抢“天时与地利”,博“希望和丰景”。“原来的时候,每当种植水稻的时候,都是人工插秧。人工插秧不仅慢,还插不匀,更能将人累个半死。总是等着顾别人的插秧机前来插秧,每亩地还给付插秧费200元。因为插秧机比较少,有时候总是错过插秧的最好时机,稻子总比别人家完五至七天成熟,出售的价格有时也要少好几分钱,一亩地就少收入30多元。”湖南省衡阳县农户徐正国介绍说。

  在农机经销商孙永军家的厂址大院里,一辆辆、一排排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旋耕机等农机一应俱全,前来选购农机的农户们络绎不绝。不一会的功夫,就有农户开着或载着自己心仪的农机,满面笑容驶向回家的路。

  “现在农户们生活好了,为了方便种地,很多农户选择自购农机,同时国家还给予一部分补贴。原来10亩地,一家三口人最低要里外忙个7天,家里买了农机,1天就能干完,省时又省力。忙完自家地里的活,空余的时间还能帮其他村民耕地、收割、插秧等,又能挣一部分钱,农机普及率在农村越来越高。”孙永军介绍说。

  大力推进“高、精、尖”农机“进村入户”,衡阳县沪农商村镇银行将农机普及工作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工作方向和主要抓手,充分有力解决农机“推广难”“普及难”“购买难”等一系难题,将各项信贷政策、人才力量向这一方向倾斜,助力广大农户在农机购置上,更为买得起、卖得好、卖得惠。

  

  为让广大农户们买上品质好、耐用久、价格实的农机,衡阳县沪农商村镇银行与当地农机经销商加强深度合作和联系的基础上,倡导当地农机经销商,在农机订购上,一律订购品牌、质量和售后有保障的农机;在出售环节,尽量向农户们少加格,甚至不加价。针对这类“有温度”的农机经销商,衡阳县沪农商村镇银行尽可能给予最高授信额度和最优惠利率;通过与农机经销商的深度“合作”和广泛“搭桥”,将更多的“红利”让惠于农。

  “我家的收割机,就是通过衡阳县沪农商村镇银行贷款购买的。贷款的时候,是该行客户经理给我上门办理的,手续非常简单,放款的速度也很快,大概用了不到三个小时。当时给我授信了三年,我家稻谷收割卖出后,加之帮其他村民收割稻谷挣了一点钱,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把贷款还上了。”农户邹学军介绍说。

  农田里,一辆辆“大铁牛”,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一亩亩、一垄垄的稻田,在“大铁牛”的耕耘下,展露出厚重的“乡村振兴”底蕴,迸发出美好的“共同富裕”丰景,农业“机械化”在美丽乡村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截至2024年2月末,衡阳县沪农商村镇银行已累计向当地投放各项贷款34.2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32.53亿元,服务客户超1.2万户。

  深化服务“三农”的内涵和外延,强化乡村振兴的根本和精髓。在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的党建引领和集团战略驱动下,沪农商村镇银行将更为前瞻性构建普惠金融“新生态”,敦实普惠的“粮仓”,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凭借品质、效能和品牌担当所付出的“辛苦指数”和取得的“发展指数”,为广大农户们换取更高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