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6年诞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保险公司,到如今覆盖“海陆空”的综合性金融保险集团,中华保险始终以“服务国家、服务三农、服务民生,为人民群众提供保险保障”为使命,紧扣国家部署,将主责主业融入乡村振兴,用保险力量筑牢民生底线,激活产业动能,彰显国企业担当。
作为农业保险的探索者和领先者,中华保险的农险服务已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计划单列市)、280多个地市、1500多个县区,累计为超过3.9亿户次农户提供了4.7万亿元以上的农业风险保障,累计农险赔款超过千亿元,惠及农户超过8500万户次。全力守护粮食安全,积极推进三大主粮及大豆完全成本保险,2024年以来为粮食生产提供风险保障超1650亿元。服务藏粮于地,在河南、湖南、江苏等地开办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2024年以来承保超330万亩,在广东、河南、新疆等地开办高标准农田设施灾毁保险,2024年以来提供风险保障近30亿元。
在陕西延安,一场倒春寒让果农彻夜难眠。但中华保险的“智能防霜系统”已提前启动:当温度降至零下,智能烟炉自动点燃,最终将损失率压降60%。这套入选“国家乡村振兴优秀案例”的系统,现已推广至6个县区。
不只是对地上果树的主动灾害预防,中华保险探索出“天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地面手持设备等,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通了农业保险承保与理赔的数据链条,极大地提升了农业保险业务的精准度与合规性,同时也显著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实现了从“天”到“地”的全面覆盖与深度融合。
养殖业方面,“保险云鱼塘”为广东18地市150余户养殖户免费配备水质监测仪、微型气象站、水下摄像头等设备,通过“5G+物联网”实时推送温度、溶解氧、pH值等数据,累计投入防灾防损资金超500万元,通过“保险+科技+服务”的模式助力水产业优化生产经营模式,夯实风险防御基础,实现从“靠天吃饭”向“科技养殖”的转型升级。
如今,农业保险已成为中华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构建起了“保险+科技+信贷+风险减量”的立体服务体系。
在“保险+信贷”创新中,中华保险与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联合推出“信贷直通车中华财险特别版”,通过推动农业保险数据和银行信贷模型融合,凭借农业保险数据增信,助力银行开发纯信用、无抵押贷款产品。广东河源某农业公司投保后获银行授信450万元,授信获得率达150%;湖南株洲某养殖企业申请50万元贷款,最终获300万元授信,切实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蓝绿共生的责任担当者
中华保险紧扣“双碳”目标,以绿色金融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将绿色发展理念延伸至更广阔的生态领域,构建起覆盖“海洋碳汇-林业碳汇-清洁能源”的全链条保障体系。
在海洋碳汇领域,中华财险辽宁盘锦中心支公司落地辽宁省首个“贝类碳汇价值养殖成本综合保险”,为1万亩海域提供1690万元风险保障,同步探索“碳排放配额+保险+银行融资”模式。
在林业碳汇领域,中华财险肇庆中心支公司创新“林权 +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碳汇保险”模式,增加了对森林碳汇价值的保障,保障范围涵盖了林业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林业有害生物导致的碳汇损失。
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华人寿积极响应“双碳”战略,2024年出资1亿元精准投向清洁能源股权投资计划,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出资4亿元投资光电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出资4.5亿元持有黄河水东调基础设施债权,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中华财险浙江分公司参与承保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风电项目、水电项目的财产保险、工程险等,打造满足多样化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矩阵。
此外,中华财险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在四川雅安推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解决方案,落地林业碳汇保险、大熊猫养殖保险、古树名木保险、森林火灾保险、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等综合性产品和服务,共为120余只大熊猫提供60余次迁移护航服务,为534只大熊猫提供了特种养殖保险服务,风险保障超8亿元。在山东曲阜,为超1.1万株古树名木提供3.34亿元风险保障,实现绿色保险与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创新。截至 2024 年,中华财险绿色保险产品数量超1100个,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伙伴。
科技赋能的服务革新者
中华保险以“数字中华”建设为核心,推动保险服务从“传统模式”向“数智化”跃迁。2024 年全面上线的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采用云原生技术重构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实现调度自动化率 99.97%、理算自动化率 91.4%,系统峰值处理能力达每分钟 31.2 万次,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范式案例。
在应用场景创新中,中华保险引入国产大模型 DeepSeek,在销售辅助、条款解读、核保作业、理赔风控、客服辅助、经营分析等多场景实现智能交互。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手段显著提升模型部署效率性,提高吞吐量。同时,构建“算法+数据+场景”三位一体技术体系,形成差异化优势。
“保交联动”模式是对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服务的进一步升级。其由中华财险与公安交管部门12123系统直连,实现交通事故线上定责理赔一体化,该模式助力事故处置时长(从发生到赔款到账时间)压缩至1小时以内,单案件处理流程较传统模式缩短超50%。目前,中华财险已在全国30家分公司推广该服务模式。该平台已累计处理交通事故类案件22.5万件,占比报案量超18%,累计服务超45万人次。
在农险领域,“智慧田园”农作物种植防灾减灾风险管理项目通过气象预警、农作物长势分析、农业四情检测、生产环境检测、市场数据分析等功能,为广东7个地市的8个农业品种提供数智化管理,覆盖农田超过5.5万亩,累计发送预警超过6000条,打造科技兴农的新范式。
在无人机应用领域,借助北斗卫星技术精准采集房屋数据,并结合无人机巡检能力,对房屋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扫描,有效保障居民住房安全。该技术还应用于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华财险目前已建成超7万个乡镇和村级三农服务网点,配置1800台三农服务车和近600架无人机,形成“县有机构、镇有网点、村有人员、硬件有支撑”的全方位服务网络。
从西北边陲到东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江南水乡,中华保险服务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金融服务延伸至社区楼宇、田间地头,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
面向未来,中华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以加入中投系统为新的起点,积极融入中投生态圈,按照中投公司、东方公司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中展现更大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坚实的保险力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