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咀村位于后官寨镇西部,全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461户1915口人,土地面积4210亩,其中耕地面积3600亩,地形以“川、塬、峁”并举特色。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指引下,在和美乡村建设方面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四大行动:乡村精致管理:以提升乡村环境卫生、秩序、风貌、文明程度为目标,实施四大工程,狠抓绿化、亮化、净化、序化;乡村庭院美化:以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清理三乱、五堆,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芋园等绿色工程;文明新风倡导:以健康、积极、科学、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活新风尚为目标,弘扬尊老爱幼、入孝出悌的传统美德;法治教育普及:以提升乡村法治意识为目标,开展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特色种养,搞活经济。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深入考察论证、认真分析市场行情的基础上,把发展养羊产业作为改善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市场推促相结合的办法,积极组织引导全体村民大力发展养羊业,全村出现了以肉山羊、细毛羊养殖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止目前全村已发展养殖大户15户,羊存栏837只,全村年内出售肉山羊1500只,创收入30万多元;出售羊毛2500公斤,创收入4万元。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赵咀村的黄花菜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居全国之首,有“西北特级金针菜”之美誉。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共栽植黄花菜350亩。同时,配套建成黄花菜加工厂和杀青室、烘干室,实现了种植、管护、采摘、烘干、加工、销售“一条龙”运作。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扩大黄花种植规模的同时,有效拓宽了农户增收致富渠道。积极联合黄花菜产业国家队,加大技术交流与合作研发,助推这一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香包是当地民俗“五绝”之首,香包古名香囊,又叫荷包,在当地俗称“绌绌”、“绌儿”、“耍活”。当地非遗香包内容丰富,取材宽泛。天地万物,山川日月,无所不包。回乡创业青年赵丽珺挖掘非遗传统文化,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不断尝试推陈出新,将民俗文化融入生活,变为流行,深受市场的认可和欢迎,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赵丽珺还在家门口建起了香包刺绣车间,吸纳附近有刺绣手艺的农村留守妇女,帮助当地贫困妇女学习和发挥传统手工艺,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一根针一丝线一双巧手,千丝万缕间编织出赵咀村妇女群众的锦绣生活。
下一步,赵咀村将利用村里生态地形优势,以塬面完整、沟壑陡坡地段植被良好、自然风光多彩秀丽的槐花谷为基础,利用原生态文化、非遗民俗文化、乡风民俗等人文资源,创意开发打造集生态种养、香包刺绣、艺术剪纸、旅游观光、民俗文化开发、非遗传承、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美乡村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园,绘就和美乡村“新蓝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