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埔村位于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西南部,全村818户,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良田800余亩,是晋江市三大胡萝卜种植基地之一;毗邻晋南快速通道,交通便利,村庄整洁优美、群众安居乐业,先后获评乡村振兴试点村、乡村治理示范村、高级版绿盈乡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村、国家电网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省级荣誉。
党建引领下,乡村自治规范有序。在五星级党支部的带领下,东埔村打造了“党建引领为主线+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六大功能”的“党建+”邻里中心,开放、集约、共享的“15分钟服务圈”,让老百姓享受了“家门口”服务,乡村真正成为生活舒适便利、服务齐全周到的幸福家园。功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满足“基层事基层办”的需求;德敬老院打造长者食堂,常态开展养老、爱老、护老等系列活动;投资超4000万元建成的东埔小学及幼儿园,让优质教育服务幅射周边村庄;“野球圣地”篮球公园、羽毛球与乒乓球中心、村史馆及四大主题公园等文体场所不断丰富百姓生活;脏乱差地块整治后的新型微菜园,树立着“会缝缝补补的奶奶”“爱唱歌的阿姨”等认领人名牌,即改善了村庄环境,更让邻里多了几分风趣。
产业带动下,现代乡村雏形显现。规模流转后农田,已成为晋江三大胡萝卜种植基地之一,年产值超700余万元,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一批群众受益脱贫。兼具农产品展示、销售直播等功能的“党建+观光共享驿站”,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党建助力乡村振兴更具实体化、更显高效率。篮球夜市的“E取电”物联网共享智慧用电、村民广场的光伏发电等项目,智能化地将共享用电设备嫁接到微信“小程序”,让新能源变新业态,满足了群众用电需求,并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余万元。
文化传承下,精神文明更加富足。东埔篮球文化成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自制的、简陋的篮球架到标准化比赛球场再到篮球公园,“粗糙的开始”启蒙了一代代篮球人,“规范的运作”擦亮了“草根篮球”“野球圣地”美誉,如今的东埔篮球公园已成为远近篮球爱好者的“朝圣之地”。举办了十四届的“金榜杯”篮球赛,每年吸引全国知名高校、篮球名校同场竞技,“青创杯”“农商银行杯”等各级群众体育篮球赛事纷纷落地东埔,场均观众超万人。此外,数十几人组成的南音社、精心打造的南音馆,定期表演传统艺术,让南音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成为东埔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
增颜值提气质、强村庄富百姓,未来的东埔村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乡村善治与村民共富的美好愿意,一步一脚印落实好党在乡村的好政策,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