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脱贫攻坚为主线,以“党建+生态文明”为抓手,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三治融合”路径,以自治激发民主活力,以法治规范秩序,以德治成风化人,自治法治德治相互促进,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走出了一条社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打造休闲旅游村,三家火了。坚持景区带动,景村共建,加强特色村落与旅游、生态、服务业、农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特色乡村,进一步提高对外地客商、游客的吸引力。已形成四季有花、四季有果蔬采摘、夏天避暑戏水观鸟、春种秋收冬赏雪的全天候景区。围绕“田园、家园、乡愁”,近年来吸引了周边大量游客到三家村打卡,如今的三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游客,记得住乡愁。
打造生态宜居村,三家美了。坚持以环境美促进生态美、乡村美,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乡村面貌持续改善。持续深化“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拆除空心房危房3.2万平方米;改卫生厕所360座;全面实现拆危“清零”和改厕全覆盖目标。以打造“生态、景观、园林、旅游”村落为目标,大力开展绿化攻坚行动,积极开展美丽庭院整治创建,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系统6套,日处理量达60吨,实现了生活污水与灌溉用水的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形成安全饮水全覆盖。全村整体推进风貌改造共完成了400户房屋风貌改造,做到统一坡屋顶、四边同色。如今的三家,村容村貌“亮了起来”,乡村治理“顺了起来”,美丽乡村正加速从点到面覆盖。
打造现代农业村,三家强了。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百姓钱包鼓不鼓。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等方面大力探索,多向发力、聚集力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党建引领、五力聚合”乡村治理模式。已建成露天蔬菜基地2500亩,设施蔬菜200亩,花卉苗木200亩,建成全国领先、全省首家智慧农业智能温室大棚100亩。年产时令蔬菜400万公斤,年产值突破3500万元,年利润700万元,打造了“浯溪”和“忆乡愁”两个绿色认证和无公害产品品牌。通过“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种植产业,吸纳周边200余名贫困户常年入园务工,带动全村每户每年增收5000多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5万元。如今的三家,项目可盈利、产业有抓手、招商有空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未来的三家将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