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泾河村简介
时间:2024-02-06 15:14:40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泾河村位于昆山中西部,毗邻城区,面积2.3平方千米,辖16个村民小组,546户,2071人,“新昆山人”3133人。新时代以来,泾河村坚持“百姓所需、实力所能、群众所盼、发展所向”,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积极改进乡村治理,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

  

  聚焦改革创新激活发展潜能,打造活力村庄。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泾河村在全市率先按照“政经分开、产权明晰”的原则,实施新一轮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固化改革。同时积极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通过设立或参与设立公司等多种方式,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二是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机制。泾河村高度重视村庄治理制度创新,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建立健全“五治融合”机制,丰富完善“1+4+1”治理机制,注重发挥以农民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三是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泾河村提出“精致乡村、品质乡村”建设理念,创新“挂图作战制度”“党员包干制度”“现场会议制度”,制定《关于禁止小区内煤炉灶焚烧整治意见》《小区绿化养护维护实施意见》等文件,以民主法治保障人居环境长治长效。四是创新发展成果共享机制。泾河村探索完善公益事业发展机制,设立泾河村慈善发展基金和共同富裕基金等,引导本村企业家勇担社会责任。创新结对帮扶机制,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建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农民创业孵化器,引导多元主体共同投身村庄共同富裕建设任务。

  

  聚焦乡村建设优化公共事业,打造宜居村庄。泾河村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方向,对标城市标准,不断提升优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宜居村庄建设。一是高质量构筑“十大载体”。形成便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百姓功能会所、日间照料中心、泾河学堂、村民议事厅、村民健身中心、志愿者之家、24小时图书馆及卫生服务站“十大载体”,建成“5分钟公共服务圈”。二是高标准制定“八大福利”。持续开展股权分红、提供文化素养提升、体育健身服务、为患病家庭提供普惠医疗救助金、为新录取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分别发放奖学金和学杂费、为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一笔尊老金、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午餐晚餐补贴、过一次生日“八大福利”。三是高水平优化人居环境。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深化“美丽庭院”创建,打造“推门可见绿、出门可踏青”的花园式居住小区。健全村庄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管理制度、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同步落实制度,形成全覆盖、常态化管理体系。四是高效率提供便民服务。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受理、全科服务、一岗多能、全情服务”,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实现党的工作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聚焦乡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打造宜业村庄。一是发展资产出租型集体经济。泾河村联合邻近9个村共建人才公寓,总面积42500平方米;开发建设商业用房,总面积7200平方米;通过土地指标置换,异地新建标准化工业厂房,总面积32500平方米。二是发展资产参股型集体经济。泾河村探索村级资产“资本化运作”模式,用好市场化融资手段,投资、入股、收购优质项目和资产,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新渠道。三是发展居间(物业)服务型集体经济。泾河村建立泾河物业管理服务团队,通过市场化运作对外承接清洁绿化、小区物业、安全保卫等公共服务项目,带动本村、邻村村民就业,拓展强村富民新渠道。四是推进村域内产业转型升级。泾河村聚焦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推动村域内商业楼宇、厂房高标准升级,开展系统性、智能化改造。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工业产业园,建设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载体和农村共同富裕主题创业孵化基地,引入科技型、环保型、安全型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村域内产业集聚和高质量转型。

  

  聚焦乡村治理提升善治水平,打造和美村庄。泾河村高度重视发挥党建引领、自治章程、法律法规、村规民约、信息技术等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以高水平的基层治理助力共同富裕。一是强化基层党建引领。泾河村将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持续打造“情暖泾河”特色党建品牌,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工作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彰显党建阵地的吸引力、服务力。二是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泾河村创新村民自治形式,规范村级民主决策,强化村级民主监督,成立“一厅三会”,实施“村民积分管理”,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建成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共同体。三是提升村庄法治水平。泾河村严格落实“小微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村级重大事务中的运用,建设村民调解组织队伍和体制机制,加大普法力度,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四是加强村民道德建设。泾河村厚植传统道德文化自信底蕴,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强化乡村治理道德涵养,注重乡村德治实践养成,通过潜移默化和示范引导促进道德内生。五是重视数字智慧赋能。泾河村推进网络“新基建”建设,探索智慧治理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推行村级事务数字化,提升乡村治理辅助决策能力,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村庄治理高效化、规范化。

  

  聚焦精神文明做好历史传承,打造文韵村庄。泾河村坚持以文化“惠民、育民、乐民”为切入口,主动增强文化供给,加强文化建设和传承。一是发掘泾河底蕴。泾河村高度重视本乡本土精神文化传承,坚持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推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加强对朱柏庐《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必内外整洁”的学习教育和理解实践。树立“泾河兴盛、我的责任”主人翁意识。二是打造泾河学堂。泾河村根据群众文化个性需求,变“统一配给”为“照单下菜”,打造国学教室“泾河学堂”,开设昆曲、绘画、书法、国学等文化课程,陶冶村民文化素养。引入昆山文商旅优质教学资源,针对适龄儿童开设国学班,与院校开展结对共建,设置“国学考级”课程。三是建设文化载体。泾河村围绕精神富足目标,推进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开展各项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针对“一老一中一小”,培育太极拳队、舞蹈队、门球队、乐队、合唱队。有效利用广场、门球馆等公共场地,不定期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依托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泾河村分会,进一步培育村民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入乡村百姓家”。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