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充电” 筑牢蓝色安全防线——渔民(船员)安全生产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侧记
时间:2025-06-21 10:23:47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字号:【

  时值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6月16日至20日,一场聚焦海上安全的示范培训在福建省连江县拉开帷幕。这场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主办,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连江县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的渔民(船员)安全生产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以“理论+实践”“互动式教学+沉浸式体验”的创新模式,为60余名当地渔民和来自5省的观摩代表,带来了为期5天的集中“充电”。这场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提升之旅,更是筑牢海上安全防线、护航蓝色经济发展的务实实践。

  坚持生命至上,打造安全培训体系“试验田”

  “我们在海上讨生活,经历过风平浪静的惬意,也遭遇过狂风巨浪的惊险。对于咱们渔民这行,我是又爱又敬畏。”培训班上,学员俞云曦在交流发言中分享了一段故事。几年前,一艘渔船上的人只顾着盯渔网,未察觉后面驶来的一艘大船,导致船身被撞出大洞,满仓鱼获皆失,数名船员重伤入院。“所以,在海上讨生活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保命!尤其是防止那些大船撞向我们的小船,必须当成头等大事来办。”

  海洋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大食物观、向海洋要食物的重要途径。同时,渔业又是农业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是安全事故易发、高危的领域。警示教育课堂上,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讲师吴春旭的话引人深思:“一艘渔船承载着数个家庭的生计,一次事故可能让多年心血付诸东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渔业安全工作,在部署2025年渔业渔政工作中明确要求“不断提升渔业本质安全水平,维护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组织开展了渔业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六大行动,着力强化教育培训并建立常态化机制,切实增强广大渔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地处东南沿海的连江县,海域面积是陆域的2.7倍,拥有800多艘营运类渔船、1万余艘乡镇自用船舶,水产品总产量连续40年居全国县级第二,渔业产值连续3年全国县级第一。在这样的渔业大县,渔民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直接关系到万千家庭福祉。此次部省联办的示范培训已超越地域意义,正是瞄准了“人”这一安全核心要素,以连江为支点,打造全国渔业安全培训体系建设的创新“试验田”。

  坚持靶向施教构建多维立体培训体系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保温服之前穿戴过,再次使用时可以不用脱鞋。”“注意看清楚,这个救生筏释放装置,顺时针旋转手柄就能自动打开。”

  在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场上,讲师程瑜正现场指导教学员们操作救生设备。这场培训,打破了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采取“理论授课+情景模拟+实操演练+案例剖析+研讨交流”等五维融合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据介绍,此次培训开班前,主办方对连江渔民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在调研中发现,“不按规定进行出海前的安全检查、海上作业不穿戴救生衣、船上电路杂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微小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针对此类问题,中央农广校、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统筹,福建省海洋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农广校等单位精心策划了本次培训。

  这次培训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按照“渔民需要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解决关键问题”的原则开展教学,确保培训内容更加突出务实管用。为期五天的培训课程,主要围绕渔民、船员安全生产能力展开,涉及航行安全、海上创伤生命支持(MTLS)、防范海上商渔船等,通过专家授课、典型案例剖析、沉浸式操作演练、实地教学等多种方式,助力学员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知识技能,进一步提高海上安全生产意识。

  “各小组注意,按照应急预案撤离!”随着警报响起,学员们在模拟船舱中低头猫腰,沿着逃生通道有序撤离。这场1:1还原渔船舱室的应急演练,让学员谢登飞印象深刻:“以前觉得演练是走过场,今天才知道每个动作都关乎生死,特别是救生衣穿戴的细节。”培训现场还设置了VR事故体验区,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学员“亲历”碰撞事故,这种沉浸式教学使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强化引领示范共绘渔业生产安全蓝图

  “这次培训,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收获满满。从第一天的开班式到最后的结业式,每一天都特别充实。尤其是实操训练部分,穿戴救生衣、心肺复苏、跳水演练,每一项都亲身感受了一遍。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头踏实,感觉自己的本事又长了不少。”学员谢华忠说:“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更加明白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据介绍,参加此次培训的60名学员,都是当地相关部门与主办方精心遴选的行业从业者,基本上都是船长、船东或者渔船上的负责人。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和需求,而且具备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天的培训中,既有权威专家教授的系列讲座,也有专业人员的示范演示,还有重点技能的实训实操。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学,更加突出专业实效,显著提升了学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日程满满、内容务实、形式新颖”。

  培训带来的不仅有知识,更有观念的转变。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通过培训学习,学员们的心态悄然发生变化。学员林孝锋坦言:“在海上捕了20多年鱼,对于一些安全应急程序还是了解不足。通过这次培训学习,真正学到了很多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常识。回去后就给我们的船员进行培训,把这些注意事项讲给他们听,进一步排除全船的安全隐患。”

  作为观摩代表,来自海南省农广校的谈永祥老师表示:“硬核的师资力量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好的培训就应该这样,坚持应知、应懂、应会三个原则,真正让学员学懂政策规章,面对困难险情,会使用应急工具,把风险降到最低。回去后,我会借鉴此次培训的经验,争取在创新实用的基础上,办好海南三亚的渔民安全生产培训。”

  同样作为观摩代表,来自广西农广校的黎梦荻老师说:“通过中央校农广校搭建的桥梁,促进各省农广校的工作交流,搭建与海事工作部门、海洋作业学员的互动平台,我厘清了开展渔民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头绪,对学员的参训需求和工作状态有了一定的认识,储备了一张实用课程清单,对后续组织广西船长船东安全生产专题班更具信心!我们将根据广西海洋渔业发展、从业学员的实际需求精选优质师资、开发精品课程,并强化跟踪服务手段,推动培训效果落地见效。”

  培训结束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据悉,此次示范班旨在通过系统培训,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鼓励引导沿海省份积极开展渔业安全相关培训,全面提升各地渔民安全生产能力,携手共绘渔业生产的安全蓝图。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