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崛起“新农大” 精心培育新农人
时间:2021-12-10 16:13:05 来源: 作者: 字号:【

  11月下旬,2021年江苏省句容市“十佳”美丽农民评选决赛揭晓。获奖选手不仅能得10万元的项目奖补资金,还可免费入驻句容市农业对外各类推介会,优先参加各类农业培训、展销等活动,并享受其他农业相关配套资源倾斜政策。

  荣获今年句容市“十佳”美丽农民荣誉的万鹏飞,是江苏省农民培训乡土师资。用他自己的话说,“正是句容市农广校的培养,让我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变成了一名高素质新农人。”在这里,他学会了巧用葡萄空间编织出的“多彩垂直生态链”种植模式,即在架上挂葡萄,架下跑草鸡,间作火龙果,套种圣女果、哈密瓜、茄子和辣椒,一棚多种,一举多得,一个大棚立体套种年收入可达17万元。在大棚下,按照句容农广校要求创办了田间课堂,为农户传授种植经验和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年接待全国各地来考察学习的农民8000多人,每年为周边和外省农户技术服务面积达3000多亩。

  在句容,像万鹏飞这样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经农广校培训后转身成为“新农人”的不在少数,而句容农广校也被称为田间崛起的“新农大”。

  把课桌搬到田间地头

  如何让农民教育培训贴近农业生产、贴近农民需求、增强培训效果?这是句容市农广校教师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把课桌搬到田间地头,改变传统灌输教学模式,以农民为主角,以田间为课堂,让优秀农民走上讲台,培养农民讲师现身说法,这样开展农民培训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句容市农广校校长刘云说。于是农广校申请争取政策性资金,开始给田间课堂购买桌椅,打造农民培训实训基地。接着,又着手制订了《句容市农民培训田间课堂管理办法》。在田间课堂里,农民讲师边教学边演示,手把手、面对面、零距离进行讲授,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操作、解答,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全过程对接,打通农民培训“最后一公里”。

  田间课堂成了句容农民培训一道亮丽的风景,构建了农民身边永不落幕的育农课堂。在句容,许多高素质农民已由田间走向讲台,他们不但为种植户分享农业生产专业技术知识,优秀学员范亚君、胡杰等还把草莓和火龙果技术输送到浙江、广西、云南等地。

  树立农民心中的好口碑

  农广校教师积极创新教学,不仅把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绿色生产等课程作为培训内容,还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技术指导送到学员家中。

  创业人员何后军,在句容承包了一片地种植杨梅。由于缺乏技术、不善管理,加之又先后遭遇干旱和暴雨,杨梅全部死亡,二十多万投入付诸东流。外地创业本就使他感到疏离,再加上受此打击,一度一蹶不振。农广校教师王锐听说后,第一时间赶往何后军的农场,查看农场状况,积极联系农技专家,并主动邀请何后军参加农广校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学习种植与管理技术。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性学习,何后军的种植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农场效益越来越好,在镇江市区有了自己的门店。“多亏了农广校王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我才能坚持下去,才有了现在的成功!”何后军激动地说。

  2018年的一场暴雪,导致学员熊国云的200亩火龙果大棚全部倒塌。刘云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邀请规划专家到农场指导重建,让熊国云重新燃起创业的信心。一年后200亩的标准钢架大棚重新建起。目前年产火龙果20万斤,同时带动发展了火龙果新种植户20户,带动农民增收近20万元。

  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

  句容农广校培养的一批又一批“新农人”,不仅改变了自身发展,也带动大学生返乡创业。2020年,句容市返乡创业大学生达664人,形成了“归潮”之势。

  90后农场主华梦丽是其中一名佼佼者。毕业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她,从接手父亲的“负百万”农场起,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就将曾连年亏损的农场扭亏为盈——农场农产品年销售额近800万元。她创立的家庭农场成为远近闻名的“果牧王国”,带动大学生就业12人,周边农民就业40余人,技术性辐射周边农户近300户。

  学员张奎峰牵头组建致富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合作社165户及周边135户葡萄种植户转变种植理念和种植方式,坚持以高标准打造葡萄示范园,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以高品质葡萄占领线上线下销售市场,合作社亩均增加效益3000多元,带动就业287人。

  目前,经过句容农广校培训培养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壮大至2100多人,其中33人入选省“三带”人才,涌现出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草莓大王”纪荣喜、“葡萄王子”方应明等全国劳模和一大批高素质新农人。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