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里的“饿”指的是没有吃饭时的一种感觉,即显性饥饿。可是,你知道吗?有一种因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导致的隐性饥饿却在悄悄危害着你的健康。究竟什么是隐性饥饿?如何摆脱隐性饥饿?
什么是隐性饥饿?
专家介绍,如果长期缺少某些营养物质(尤其是微量营养素),或者说营养不均衡,有的多有的少,就会引起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种现象叫“隐性饥饿”。
长期的隐性饥饿容易导致各种营养缺乏症。例如:缺钙,容易腿抽筋和腰酸背疼;缺维生素A,眼睛容易疲倦、干涩;缺维生素A与维生素E,皮肤会干燥粗糙、没有光泽;缺维生素B2,容易口腔溃疡;缺维生素C,容易牙龈出血和感冒。
如何摆脱隐性饥饿?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专家表示,摆脱隐性饥饿可采取如下几点措施:
1.合理膳食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每人每天应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更是要在25种以上。谷类、薯类、杂豆类的食物品种数平均每天3种以上,蔬菜、水果类食物品种数平均每天4种以上,鱼、蛋、禽肉、畜肉类的食物品种数平均每天3种以上,奶、大豆、坚果类的食物品种数平均每天2种以上。另外食物搭配宜颜色丰富,五颜六色。
2.注意烹饪方式
煎炒烹炸等烹饪方式不仅会损失食物中的大量营养,还可能增加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建议多采用清蒸、水煮、白灼、凉拌等比较清淡的烹饪手段。
3.适当摄入营养补充剂
当每日营养摄入不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营养补充剂,既能控制热量,又可以改善营养不良。
4.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酒类中的乙醇会破坏体内的多种维生素,并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