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品”具体包括哪些食品?
“营养学上通常把低能量、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叫作健康食物。”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朱文丽接受央视网《够科普》记者专访时表示,通常来说,全谷物、蔬菜水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低脂肪的奶制品、大豆制品和坚果,是各类健康膳食模式的核心食物。若能做到日常膳食富含抗氧化物质、高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而且是低加工的食品,我们患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往往会降低。
喝果汁比直接吃水果更健康吗?
果汁等水果制品是不能用来代替水果的。朱文丽表示,在榨果汁的过程中,果肉会暴露在空气中,新鲜水果中的维生素C可能会被破坏。同时,榨果汁后我们往往会丢弃果渣,导致水果膳食纤维的丢失。另外,果汁中含有大量的游离糖,大量摄入果汁也是人体超重肥胖的一个危险因素。朱文丽介绍,维生素C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新鲜蔬菜和水果,橘红色、绿色等颜色深的蔬果中,维生素C含量更充足。建议大家“顿顿吃蔬菜,天天吃水果”,每天吃水果200—350克、蔬菜300—500克,基本就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
烹调时少放盐,就是低盐饮食吗?
“日常的膳食中,有很多盐不是我们加进去的,吃起来也不一定是咸的。比如鸡精、味精、酱油等调味品,面包、饼干和酱豆腐等加工食品中,都含有大量钠,我们称其为‘隐形盐’。”朱文丽介绍,我们倡导的低盐饮食,归根结底是“低钠饮食”。若每日摄入钠超过2000毫克,会损害心血管系统,高血压、一些肿瘤和超重肥胖的发生也与之相关。建议大家注意看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如果100克食品中钠含量超过了800毫克,就属于高钠食品;低于120毫克的是低钠健康食品。
平时多吃保健食品对健康更有益吗?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大家闲来无事就吃点营养素补充剂。”朱文丽介绍,每类营养素都有安全摄入范围,摄入过量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比如,钙制剂补充过量可能造成血管的动脉硬化,使肝脏产生钙化的、纤维化的斑块,引发导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疾病。同时,若过量补充单独一种矿物质,可能会影响人体对其他矿物质的吸收。朱文丽表示,保健食品只应用于特定人群,比如孕期、哺乳期的女性,或者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不建议擅自服用营养素来预防慢病,很多营养素和慢病的关系目前并不明确。
健康饮食就是完全不吃油脂和甜食吗?
“在营养学上,几乎不存在完全不能吃的食物,不要去排斥它们。”朱文丽表示,油脂可以提供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饱腹感也很强。比如,玉米油、花生油、豆油富含亚油酸,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对人体的代谢是有利的;而一些谷物则富含淀粉、B族维生素、铁和锌等营养素。朱文丽表示,只要每天油脂摄入量保持在25—30克,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每周喝含糖饮料控制在500毫升以下,就没有任何问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