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方左一直和蜜蜂打交道)
人物档案:
方左是浙江省永康市方左家庭农场场主。今年已经70岁的他,与蜂已经打了40年的交道。40年来,他一直把“为产品优质而努力,为农民健康而奋斗”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致力于王浆高产抗白垩病蜂种选育、成熟蜜生产等技术研究;发表《白垩病防治》、《养蜂出路一自产自销》等论文3篇。为拓展蜂产业的经济效益,探索蜂业与果业的深度结合,开发了蜂蜜果汁饮料,取得枇杷蜜桑葚汁 、枇杷蜜黑莓汁 、蜂蜜覆盆子果汁 、蜂蜜代代果果汁 、蜂蜜黑莓果汁等5项健康有益的制备专利。方左蜂业家庭农场成长故事更是入选央视七套栏目,“方左”的名字和形象被刊登在2017年《中国蜂业》杂志上,养蜂人颂其为领头羊。生于农村、馈与农民。他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蜂农,手把手教导,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家乡的振兴乡村和农民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了更多的蜂农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不仅将新技术、新经验传授给蜂农,还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的理念,在他的带领下,周边逐渐蜂农走上了致富道路。
斗转星移,岁月如挥。多年来农场坚持以质量为本、诚信经营、溯源销售,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产品的保存和销售;坚持自产自销为主,现拥有成熟蜂蜜、蜂王浆、冷冻王浆虫及蜂胶等各类蜂产品,产品近销左邻右舍、江浙一带,远销漂洋过海、马来西亚。蜂场先后被评为市、地、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金华综合试验站示范蜂场。
(2023年12月荣获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方左是那种岁月拿他没辙的人。这一点,年纪越大越明显。
年轻时和时代角力,年老时和时间角力。这位70岁的养蜂人、浙江省永康市方左家庭农场场主、养蜂专家,三十多岁开始养蜂,现在虽然不“追花夺蜜”了,但仍把“如何提供蜂产品质量”作为自己毕生的课题。
年轻时“追花夺蜜”的经历是方左脑海里最深刻的记忆。
节气好像发令枪。惊蛰一到,永康一带,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次第开放,方左追花夺蜜的日子就开始了。
在养蜂行业流传这样一句话:“养蜂苦,养蜂累,养蜂活受罪。”再热的天都要穿得像击剑手一样,把面罩的下摆严严实实掖进衣领里,然后戴上双层棉布手套。在翻动蜂箱时,要小心避让蜜蜂;收割蜂蜜也是一件冒险的事,防护措施做得不好还会被群蜂蜇。居无定所,风餐露营,条件十分艰苦。
对于养蜂的辛苦,方左一直都是苦中有乐,苦中有甜。“搞这行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不光得到了锻炼,而且鸟语花香的世界也让人很舒心,加上森林里自然环境好,空气清新,心情很愉悦。”他追赶春天、追赶花期,随蜂迁徙,花的海洋就是他和蜜蜂的世界。
1974年开始,方左主要养殖中华蜜蜂,中蜂产量很小。产量少,收益就少。1978年后,方左改养意蜂。意蜂大规模采蜜能力强,一箱意蜂在一个流蜜季节采集的蜂蜜就可以达到70斤。
“以前完全是土养,专业技能几乎为零,关键是不掌握蜜蜂育种技术,只能小打小闹。”方左坦言。后来,他买来了很多的养蜂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养蜂技能。“蜂群繁育对于养蜂人来说非常重要。只有一天的采收量上来了,收益才能提高。
春分时节,细雨如酥,大山里绿草青青、水汽氤氲,千树万树悄然孕育着花苞,预示3月中旬的第一个“流蜜期”越来越近了。此时,方左全部心思都在壮大蜂群上。
小山坡上,油菜花田里,数十个蜂箱散布其间,滕纯森揭开一个,拿出巢脾查看蜜蜂繁殖情况,嗡嗡的蜂鸣声不绝于耳。方左说,只要没有极端的天气,一年下来收入也是很可观的。他成了十里八村知名的养蜂模范,不少村民慕名前来学艺。
2013年,方左领头成立了浙江省永康市方左家庭农场,围绕“科学研究、普及推广、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开展系列特色产业化服务,精心打造蜂农致富的“金钥匙”。
在养蜂上,方左坚持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坚持自然的就是最好的。他不像有的养蜂人那样两三天就取一次蜜,因为那样的蜜不成熟,营养价值也不高。他坚持取成熟优质蜜,等蜜封盖后过一段时间再取。不但要保证蜂蜜真,还要保证蜂蜜好,往往要好几个月才能取一次蜜。方左不但自己坚持养好蜂、取好蜜,杜绝各种外在因素对蜂蜜造成污染,还耐心地向附近的蜂农进行宣传,让他们也生产出对消费者真正有益的蜂蜜。
“老左的蜜好,价格也公道。”因为坚持诚信经营,方左赢得了口碑,积累了不少老顾客。每到取蜜的季节,总会有很多老顾客提前订购。
如今,40年过去了,当初意气风发的精神小伙,已是步履蹒跚、双鬓斑白的老人。身体虽不如当初那么矫健有力,但对于养蜂采蜜,方左依然挚爱如初。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