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
时间:2023-02-17 02:28:27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

  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它起源于南宋时期(公元1200-1300年)叶金扬发明的附壳珍珠养殖技术。这种将自然界珍珠的偶然形成转化成有意识的自觉培育过程,是古人的一大创举。

  德清的地形地貌特征,水网分布,以及水域周边的森林环境、人居环境、陆地条件等为育珠蚌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蚌与其他物种形成复杂的生态关系,使蚌与水质变化关系等均达到平衡,整个生态系统能量转换和物质交流相对稳定。德清人还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形成了种桑、种稻(麦)、畜牧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稻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粮桑鱼畜”系统和生态农业景观。此外,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农耕文化,流传着众多的传说、民歌、谚语,保存了众多的农业工艺以及乡风民俗。

  德清水域面积广阔,水质优良,适合淡水蚌生长繁殖,自古便是珍珠养殖的重要地区,能用于育珠的蚌类有10余种和其他种类多样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以附壳珍珠养殖技术为代表的生产技术,在宋朝时德清的钟管和十字港一带推广,不仅解决了人们的生计问题,降低了采珠危险性,而且促进了珍珠贸易及加工业的发展。当代,德清已形成了从河蚌养殖到加工成珍珠终端产品的完整的产业链条。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