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手工面成功入选2022年度甘肃省级非遗工坊
时间:2023-03-02 10:57:57 来源:新甘肃 作者:陆家木 薛鹏飞 字号:【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通知,公布了2022年度甘肃省级非遗工坊认定结果,灵台口福来手工面成功入选。  

灵台县口福来手工面(一口香)

  手工面作为灵台人民接待客人的“压轴美食”,“薄劲光、酸辣香、煎稀旺”色香味俱全,每次总能引起食客们的阵阵赞叹,长面碗小,汤宽,一筷子一碗,在不知不觉间便能尽享舌尖上的美味。

  一个“赞”字,就是灵台手工面最大的褒奖,而要做出这碗色香味俱全的手工面,面粉的选择就格外讲究。

  

灵台四喜面

  灵台,气候温和,农牧兼宜,达溪河穿境而过,所辖什字塬为甘肃省第二大塬,全县有耕地78万亩,自古便是产粮胜地,素有“陇东小粮仓”之美誉。近年来,灵台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政同责抓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稳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品种布局,加强技术装备推广,有力有序地保障了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和供给安全。先后荣获全国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小麦试验田

  灵台县充分发挥“陇东粮仓”的基础地位和传统优势,把冬小麦生产作为地方特色品牌和规模化产业来谋划布局,深入实施“一优四化”工程,通过技术先行、规范标准、措施配套、技物结合的方式,建成2处万亩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6处千亩核心示范区,带动全县创建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生产基地22万亩,实现小麦连年丰收,构建了全县冬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机械化收麦

  坚持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近年来,灵台县将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小麦的育、耕、种、管、收全过程。严格落实优选良种,持续加大冬小麦良种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加速灵麦系列、灵选系列等本地优势品种选育,为全县主导品种培育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坚持推广部门+科研单位+试验示范基地的研究机制,目前已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种6个,其中灵选6号、灵麦2号、灵台4号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成为主栽品种。

  

  坚持良技与良法相配套。集成推广机械深耕深翻、测土配方施肥、药剂拌种、机械规范条播、增施有机肥、宽幅匀播、一喷三防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让科技成为丰产丰收和粮食安全的源动力。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作用,积极构建“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经营管理体系,推动粮食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坚持良田的保护与提升。今年以来,灵台县坚决扛起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保供重任,把全力推进撂荒地复垦复种作为保障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抓手。通过农户自种、亲友代管、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及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等途径集中整治撂荒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持续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全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让更多“粮”田变成“良”田。

  

  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这是灵台县的目标,也是职责。下一步,灵台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粮食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千方百计调结构、稳面积、提单产、保供给,以抓建北部塬区20万亩粮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带为抓手,聚焦良田配套、良法增产、良种稳质、良机提效四个关键,持续巩固拓展“陇东粮仓”的战略地位。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