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礼”文化的时代价值 ——运城市“礼”文化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3-12-02 14:33:09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淮兴隆 郭建平 字号:【

  中华民族历来崇文尚礼,礼法同治。儒家文化推崇“礼”与“仁”,“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和核心,千百年来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历史跨入新时代,“礼”对当今社会依然产生着深度影响,“礼”的精神内涵和践行特征,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如何使“礼”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让礼文化具有时代价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达人们的心中,既是以“礼”化人、以文化人的现实任务,更是以“礼”爱国、文化强国,以“礼”培育时代新人,增强“强国有我”意识,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

  一、“礼”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礼者,天地之序也。”礼源于祭祀,繁体作禮,古作豐,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说文解字》曰:“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现在所写的礼字,沿用了《说文解字》中古文禮的写法。

  礼孕育于原始社会晚期,发展于夏、商两代,成熟于西周时期。周代综合了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在“夏礼”“殷礼”的基础上演化汇集成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式,形成“周礼”,使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之中。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儒家为了挽救礼制,孔子对古礼进行了全面的整理、诠释和继承,把“仁”“义”的价值与“礼”相互融合,建立起道德自觉、礼节仪式、典章制度等,形成了礼尚往来、彼此尊重、优雅交往、和谐相处的社会规范。

  礼是包括多种含义的综合体,它不仅是礼仪,也包括礼乐、礼俗、礼制、礼教等多方面内容,礼的本质是“诚”,有敬重、友好、谦恭、关心、体贴之意。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处处遵礼已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指出了礼在为人、做事、治国各个层面的关键作用。可以说,礼是社会秩序的总称, “礼”和“礼”所形成的文化,是流传千年而不断演变的重要文化。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唤醒礼文化中的优秀内涵,赋予其时代价值,是传承弘扬礼文化的重要之举。

  二、“礼”文化的时代价值

  “礼”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礼文化作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其所蕴含的独特价值观念渐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礼文化有利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传承而不衰,与在礼文化中重视祭祀密不可分。国家定时举办祭祀典礼,表达对祖先、天地万物、以及有功于国家之人的恭敬与感恩,每年9月30日的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就是表达人们礼敬英雄、感恩先烈,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缅怀他们的精神风范。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热爱祖国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遵循的优良道德传统,是渗透在心灵、凝结到骨肉、流淌在血液之中的一种崇高德性。爱国就要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一体,家国同构,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支撑。每个公民与组织都有责任和义务尊重爱护自己的国旗、国徽和国歌,特别是升国旗、奏国歌时的在场人员都应当肃立,举止庄重、礼敬仪式,让抽象的爱国主义更具象化。

  礼文化有利于塑造文明国家形象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知礼、习礼、守礼、重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义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精神底蕴以及为人处世之道,例如儒家的慎终追远、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谦虚谨慎、见义勇为、睦邻友好、礼尚往来、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礼俗思想以及重义轻利、季札挂剑、退避三舍、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价值观念,皆是中华传统美德和礼义文化的具体体现,直到今天仍是支撑我们向上向善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任职宣誓仪式、元旦春节新年的致辞与庆贺仪礼、先烈纪念日的礼敬仪式、清明祭扫英烈的活动等,提升了中国的国家文明形象。

  礼文化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新五代史·冯道传》)。礼文化在治国理念和国民教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礼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紧密。礼文化中的“仁”“中庸”的精神是倡导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历史文化依据。礼文化中的道义感召和追求政治文明的核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礼文化中丰富的关于个人奋斗与人际交往的学说,是实现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目前,礼文化已经演变成一种行为规范,直指道德内核,从而成为引导人生走向“仁”境界的桥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识、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核,是中国向世人展示的文化名片,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根基牵引着当代中国人在道德自知、文化自觉、精神自省中走向文明。

  礼文化有利于推动“两个结合”落地生根。“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隐公》)社会因人类文明而进步,国家因人民知礼而繁荣。礼,植根于人心,实践于行为;传统礼文化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变化和时代前进步伐,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丰富。站在新的起点,传承礼文化应立足新时代的新要求,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成为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共同精神纽带。弘扬礼文化要活化利用传统礼仪资源,把礼仪文化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及时让礼仪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将礼文化与时代结合,更注重时代性、体验感和大众参与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展示中华传统礼仪的仪式感,让优秀传统礼文化在走“新”又走“心”的现代表达中熠熠生辉,塑造更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三、“礼”文化的创新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在发展进程中,勇于发现自身不足,不断兼容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内容,成就与时俱进的新文明形态,自觉融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新使命。

  礼合时代强音,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运城市为促进礼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按照“五有五进”(“五有”即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五进”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新风礼节礼仪、道德教化文化传承进礼堂)工作标准,努力塑造讲文明、重礼仪,树形象、筑诚信,热情友爱、安全有序的人文环境,提升文明素质,展示文明风采,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盐湖区形成了三级书记抓推进的工作格局,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新体系。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09个。万荣县形成了“一网牵、一堂安、一室办、一屋览、一体转”的“五个一”建设格局,走出了一条农村数智服务综合体试点建设路径。

  礼遇示范引领,弘扬新时代模范典型。运城市以民间“小角色”来组成宣讲“大队伍”,组成基层理论宣讲队伍,请“名嘴”讲政策、“名家”讲文化、“名人”讲事迹、“草根”讲故事、“骨干”讲党史,构建基层理论宣讲大格局。盐湖区制定出台《道德模范礼遇和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帮扶实施办法(试行)》《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管理暂行办法》,用制度保障道德模范的相关待遇,引导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向上向善、学习先进、争当典型。万荣县把跳广场舞的零散群众引导成“乐善万荣妈妈团”,以文化活动促家风、村风、民风不断好转,从根本上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今年,盐湖区被确定为全省、全国婚俗改革试点区,把彩礼限额写入村规民约并公开上墙,让婚姻的缔结回归情感,让“重彩礼”回归“重礼仪”;垣曲县被确定为全省丧俗改革试点县,聚焦促进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攀比浪费、沿街游丧、薄养厚葬、散埋乱葬等不正之风,形成丧事简办、文明节俭的新风尚。

  礼敬先贤往圣活化利用庙宇场建筑的背后是文化。礼文化长期影响并作用着中国的庙宇场馆建筑,但众多的庙宇场馆建筑同时又传承着礼文化的内涵。活化解州关帝庙内所藏文物,举办“关帝庙馆藏珍贵文物巡展”活动,让文物讲述关公故事,把关公文化不断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拓展,增强运城文化的影响力。礼尊关公信俗,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六月二十四关帝诞辰日以及四月古庙会、九月古庙会举办的民间祭祀活动,表达对关公的崇敬之情。运城市已经形成“文物保护+文化研究+旅游开发”三位一体的关公文化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关公文化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运城各县市区正在和已经建成的河东历史文化展示中心,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后土文化展馆、薛夫子家庙尧王故里展馆、虞舜文化专题展览馆、晋文公展馆、李健吾纪念馆、姚奠中艺术馆、后稷农耕文化展览馆等众多座河东名人展馆,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传统文化气息、接受思想洗礼,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礼正家风家教,推崇品德教育。在知“礼”、尊“礼”、明“礼”、行“礼”及“礼”成中教化人心、规范行为,才能更好的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运城市妇联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工作与运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社会基层治理相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工作,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与此同时,盐湖区的德孝大讲堂、新绛县弟子规大讲堂以及由运城市儒学文化促进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让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感知礼仪、践行道德,真切感受传统礼文化的魅力。

  总之,礼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弘扬新时代的“礼”,有利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塑造文明国家形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两个结合”落地生根、促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让我们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中,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文化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淮兴隆 运城市儒学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建平 运城市儒学文化促进会秘书长 】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