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金秋田野绘盛景 地头晒卖丰收粮
时间:2025-09-10 14:11:29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通讯员 李富 字号:【

  当金秋的画笔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大地上肆意挥洒,层层叠叠的梯田被染成金黄、橙红与深绿交织的斑斓画卷。而在这幅动人的田野盛景里,更具生机的是地头间涌动的忙碌身影——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忙着晾晒谷物、装袋过秤、售粮装车,让丰收的喜悦在田间地头尽情流淌。

9月8日,敖汉旗萨力巴乡黄花甸子村农田,五谷成熟,一派丰收的景象。(李富摄)

  清晨,萨力巴乡的乡间道路率先被“黄金毯”覆盖,金灿灿的谷物在路面铺展成一方方耀眼的“阳光舞台”。村民握着木锨,掌心贴着冰凉又带着谷物糙感的木柄,一下下将谷物推得均匀舒展,饱满的谷粒在晨光里折射出透亮的光泽,像撒了一地碎金。“你看这粮食,穗子沉得能拽住风!”农民直起腰,粗糙的手背擦去额头沁出的汗珠,眼角的笑纹挤成一道道深褶,里头全是按捺不住的骄傲,“今年雨水、光照都凑得巧,再加上农技员常来指导,这一院子粮,比去年多打了快三成!”

9月8日,敖汉旗萨力巴乡黄花甸子村地头,农民正在给黍子过称,售卖新粮。(李富摄) 

  不远处的地头,几辆卡车“吞”着鼓鼓囊囊的粮袋,早已被堆得像座座圆润的小丘。一位村民弓着身子,脸几乎要贴到电子秤的显示屏上,眼睛紧紧盯着那串跳动的数字,指关节因为用力握笔而泛白,手里的记账本被“沙沙”的写字声蹭得发皱:“这袋100斤,压得袋角都往下坠呢!那袋120斤,绳结都快勒进粮食里了……”她话音里的笑颤巍巍的,像被风吹动的谷穗,“往年卖粮得用小推车来回折腾,胳膊酸得能拧出酸水,今年收粮车直接‘怼’到地头,你听这‘轰隆’声,装载机一铲就是四袋,铁臂‘哐当’落下时带起风,粮袋被稳稳托住,又快又省心。”说话间,黄色装载机的铁臂再次落下,四个鼓得快要裂开的粮袋被轻轻揽入铲斗,驾驶员古铜色的胳膊随着操作杆用力,青筋微微凸起,粮袋被码在卡车货厢里时,绿的、黄的、白的袋子挤在一起,堆叠的高度很快追上了车厢护栏。

9月8日,敖汉旗萨力巴乡黄花甸子村地头,农民正在将黍子装入粮袋,准备过秤售卖。(李富摄) 

  兴隆洼镇的晒粮点同样热闹非凡,一名妇女的手掌被编织袋的粗麻布磨得发红,却仍和丈夫合力把袋口撑得溜圆。旁边的村民攥着木铲,手臂抡得像风车,一铲下去带起半人高的谷浪,“哗啦啦——”谷物如金色瀑布般倾泻入袋,颗颗饱满的谷粒撞在袋壁上,发出沉闷又扎实的声响,像是在给丰收敲鼓。谷粒从铲尖滑落时,细碎的尘雾腾起来,扑在妇女的脸上,她却顾不上擦,眼睛亮得像盛了星光:“这袋子看着大,今年能装得更满溜!你摸摸这粮,瓷实得很,指甲掐都掐不动!”她粗糙的指尖捻起一粒谷子,在指腹上轻轻一碾,谷壳脆生生地裂开,露出雪白饱满的米芯,“孩子在外打工总惦记着收成,我拍视频给他看,他一个劲在视频那头说‘好’,还让我们别累着,这丰收的活儿,再累也乐呵!”

  丰收的背后,是敖汉旗对粮食生产的悉心守护。今年以来,当地农业部门早早谋划,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把良种推广、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手册送到农户手里,还蹲在田埂上演示如何给作物“把脉”;遇上气象变化,手机里的预警信息比雨点来得还快,为作物生长“保驾护航”。为了让粮农“种得好更卖得好”,乡里主动对接粮食收购企业,打通“地头到粮库”的直运渠道,粮贩子的三轮车、收购点的大卡车,像一条条血管,让粮食刚从田间“下架”,就能快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抬眼望向敖汉旗的梯田,宛如大地“指纹”的田垄间,成熟作物区与待收田地交织出斑斓色块,散落的村落里飘出袅袅炊烟,忙碌的人群身影被阳光拉得老长,往来的车辆扬起细细的尘土,让这幅丰收画卷多了几分滚烫的“人间烟火气”。

9月8日,敖汉旗萨力巴乡黄花甸子村地头,粮商正在将刚收购的黍子装车。(李富摄)

  今年,敖汉旗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加上气候适宜、管理到位,预计总产量能再上新台阶。粮食丰收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像粮袋一样鼓起来,也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了基层根基。眼下,全旗秋收、售粮工作正有序推进,田间地头的欢笑声、木锨铲谷的“唰啦”声、装载机的“轰隆”轰鸣声,共同奏响了一曲每个音符都浸着谷香的金秋丰收乐章。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给粮袋镀上了一层暖光,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开始收拾工具,竹筐碰撞的“笃笃”声、编织袋摩擦的“窸窣”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清香与泥土的芬芳,混着阳光晒过的暖烘烘的味道,远处归巢雀儿的“啾啾”声,消散在敖汉旗的金秋暮色里,丰收的幸福余韵像谷香一样,久久萦绕在晚风里。(李富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