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创新“三张网”解锁未来乡村养老“墅丰场景”
时间:2022-09-27 06:21:1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浙江省桐乡市墅丰村作为浙江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聚焦民生,围绕“一老一小”,创新搭建养老设施、智慧、服务“三张网”,落地产业、养老、邻里等九大应用场景,构建全方位乡村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振兴与乡村养老同频共振,绘出未来乡村“最美夕阳红”。

  “三式并举”筑牢多层次广覆盖居家养老设施网。一是定向式提升。结合村域人口分布,兼顾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要求,通过村照料中心+养老驿站相结合,按照区域内户籍老年人口的2.5%科学配置28张养老床位,实现就近、居家养老。打造“1+1+5”养老综合服务模式,即1个5A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个养老驿站、5个养老服务互助小组,配套生活服务、老年助餐、医养康养等八大应用场景,依托专业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代购、送餐等多样性照护服务和文娱活动。二是嵌入式铺设。引导整合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统筹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村卫生室与残疾人照护机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服务衔接。组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驻村医生+护理”的专业医疗团队,每月进村巡诊不少于两次,真正实现群众看病不出村。建成老年食堂、智慧超市、便民药房、户外健身场等17个,满足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的意愿和需求,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三是定制式改善。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习惯、行动轨迹、房屋状况等因素,落实“一户一案”,对高龄、失能、残疾等22户困难家庭实施地面、入室、卫生间、厨房等4项基础改造服务和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等7项补偿、代偿个性服务,实现“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检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大目标,为老年人居家生活“保驾护航”。

  “三变并行”铺开融合化共享化多元养老智慧网。一是推动基础养老向智慧享老转变。聚焦困难老年人群体,以“同心圆关爱项目”“家庭养老床位专项行动”“困难独居老年人应急服务包项目”为载体,积极探索乡村数字化养老服务新模式,入户铺设物联网设备200台,发放应急呼叫智能设备200台,实施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上门安装“智慧床垫”300个,实时收集老人体动、心率和呼吸率等数据,及时分析老人的生命体征、睡眠情况等,实时监测健康情况。二是推动身心健康向精神富足转变。以子恺文化为文脉,以乡村享老艺术为底色,以网络媒体直播为载体,实施老年电视大学、文化惠老、排舞教学、家庭支持培训等项目,实现老年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激发其内生动力、参与热情。创新打造“互联网+新康养”线上社交平台,通过数智管家线上社交圈组织旅行、摄影、健身等老人社团,拓展社交圈,丰富兴趣爱好。全年共开展传统文化、乡村民俗等各类活动300余场,服务覆盖5000余人次,带动老人自发组织活动150余场。三是推动传统模式向融合共享转变。引进第三方为老运营组织,实施“一户一码”精细服务,统筹服务资源,提供个性化服务,细化护理等级,提升为老服务标准。依托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和养老服务补贴,构建立体化、网格化上门管理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提供生活关怀、生活照料、专业照料、智能呵护等7大类服务、服务内容18项,服务量达3000余人次。

  “三提并进”织密个性化高品质现代养老服务网。一是养老基金提效。依托企业家、乡贤、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设立墅丰共富养老基金,重点针对低收入老年群体通过“共富羊棚”“一地三金”等项目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实施共富项目2个,每年为低收入老年群体实现增收20万元。定期开展“扶危济困”“爱心义诊”等活动,每年为8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购买合作医疗,以送服务、送演出、送资金、送物资等方式帮扶服务老年人,开展爱心活动256次,基金支出15万元。二是志愿服务提质。充分发挥“三治融合”乡村基层治理优势,建立“乡村时间银行”互助式养老,创新为老服务专项积分管理制度,将志愿者融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组建乐龄志愿服务队136人,积极参与送餐、结对困难老人、上门关爱等活动74次,服务时间超530余小时,在满足低龄老人参与社会实践的成就感的同时,也让有需要的老人获得了贴心服务。三是五老品牌提能。坚持党建引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役军人、老乡贤作用,建立“五老工作室”,形成“党建+五老+服务”乡村养老仪式格局。创设“柿丰议事”乡村协商议事平台,邀请养老专家、群众代表、养老机构负责人、基层代表等针对农村热点养老问题进行协商,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难事不上交、风险不外溢”。常年开展红色讲座12场、亲子沙龙6场、养老议事24次,累计解决各类养老问题136个。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