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灵台:守牢优质“粮仓” 端稳放心“饭碗”
时间:2023-01-15 22:13:56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字号:【

  “下到锅里莲花转,挑上筷子一条线”。灵台手工面因历史悠久,以其“柔筋光、酸辣香”而驰名遐迩,是灵台人待客的特色美食,蜚声西北。

  近日,在灵台县邵寨镇的一家农家乐餐馆,老板李小琴正在给客人做灵台手工面,经过和面、擀面、切面等八道工序后,一碗碗热气腾腾的“一口香”手工面出锅了,她做的面条薄如丝、细如线,劲道十足、清香四溢。

  灵台县邵寨镇农家乐餐馆经营者 李小琴:

  灵台的手工面除了做法很讲究外,选用的面粉等原料也很讲究,用的面粉是我们邵寨本地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

  据了解,邵寨镇气候温和、降水适中,阳光充足、土质适宜,所产的冬小麦蛋白质含量高、磨成的面粉富有韧性,制作的面条薄筋光细。

  今年以来,该镇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切实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稳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品种布局,加强田间技术管护,聚力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做足专用型、原料型“新优特”小麦种植文章,走出了一条规模化、绿色化、特色化的冬小麦产业发展新路子。

  灵台县邵寨镇政府副镇长 曹福荣:

  我们邵寨镇是灵台县冬小麦的最佳适生区,也是灵台手工面的发源地。今年以来,我们立足于品质打造和品牌提升,在东郭、干槐、三坡村集中连片打造灵台手工面专业用小麦生产基地3000亩,为灵台手工面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在灵台县邵寨镇千亩冬小麦种植示范基地,一眼望去,田地里成片的麦苗长势喜人,给广阔的田野铺上了绿色的“地毯”。灵台县农技专家正在现场指导冬小麦越冬田间管理技术。

  灵台县农技中心副主任 马建科:

  这个品种是陇原235,目前长势非常健壮,分蘖达到5个左右,次生根达到7个左右,属于壮苗的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推行“五统一”模式:统一整地、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上市,发挥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的优势,推动品质产量双提升。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近年来,灵台县充分发挥“陇东粮仓”的基础地位和传统优势,把冬小麦生产作为地方特色品牌和规模化产业来谋划布局,集中连片打造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千亩核心示范生产基地2.43万亩,建成灵台手工面专用小麦绿色生产基地3000亩,全力推广种植铜麦6号、陇原235两大优势品种,按照绿色冬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大力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生态协调,确保高产基础上的优质、绿色、环保,守好“粮食”家底,筑牢“舌尖上”的安全,为群众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