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甘肃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兰州召开,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杨金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科学部署下,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省农业农村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一产增加值增速5.7%,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5元、增长6.4%,三农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是粮食喜获丰收,产量再创新高。全省粮播面积4049.7万亩、较上年增加34.5万亩,粮食总产量1265万吨,增加33.5万吨,实现面积产量双增长。新建高标准农田379.6万亩,复耕复垦撂荒地123万亩,全省小麦机械化率首次突破90%,我省作为全国夏粮生产贡献突出的15个省份之一和全年粮食油料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21个省份之一,两次获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二是衔接机制更加完善,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脱贫县用于产业发展的衔接资金达到128.7亿元,占总支出资金的58.5%,52.1%的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支持39个重点帮扶县;为6.7万户28.7万监测对象落实产业帮扶措施;三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起步良好。制定两个“牵引带动”实施方案,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加力推进,全年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量增长5.6%;四是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绿色发展深入推进。落实强科技行动部署,建立农机装备研发“一中心六基地”平台。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799万亩、万头(只)以上标准化养殖场383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和尾菜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0%、84.7%和52%,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2140个;五是乡村建设示范推进,内生动力不断激发。“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43万座,普及率达到66.1%,创建绿色低碳村庄31个,乡村面貌持续改善。
会议还指出,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各项事业迈出坚实步伐,但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必须辩证审视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既认清差距不足和短板弱项,又看到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扬长补短、固强补弱。一是产业促农增收不足,突出表现在农民收入长期全国垫底上;二是生产方式转变不足,突出表现在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量质不高上;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补齐不足,突出表现在高标准农田和乡村建设偏慢上;四是人力资源支撑不足,突出表现在实用人才结构不优和数量紧缺上;五是农村改革活力激发不足,突出表现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服务能力不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弱上。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省农业农村正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加快补齐乡村建设短板的机遇期和城乡协同融合发展的突破期,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宝贵机遇。一是有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二是有省委省政府悉心指导;三是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四是有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
会议强调,要聚焦“守底线、土特产、能致富、现代化、增活力、强保证”六方面,以硬担当扛起硬责任,以硬措施落实硬任务,力争完成一产增加值增长5.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的调度目标,促进全省农业农村持续向好。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粮食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250万吨以上,这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二是持续巩固拓展产业帮扶成果。坚持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精准实施产业帮扶,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坚持围绕“土特产”做文章,扎实推进“牵引带动”战略,加快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力争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面积突破456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400亿元,带动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达到5532元。一要打好三年倍增行动收官仗。在陇西等5县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片带,力争实现全省蔬菜面积1000万亩、产量330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100亿元,苹果面积580万亩、产量74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550亿元,中药材面积500万亩、产量15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700亿元的目标。二要以养殖业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3个百万头肉牛产业带、3个千万只肉羊产业带和河西走廊50万头荷斯坦奶牛产业带建设任务,力争全省牛存出栏达到580万头、27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763亿元;肉羊存出栏达到3000万只、27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910亿元,全省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提高到29%。三要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工业牵引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持续推进龙头企业“2512”引培提升行动,加强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加工项目发展,今年争取再获批创建1-2个产业集群、1-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6个以上产业强镇项目,评价认定和奖补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要素、项目、企业集中集聚,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0%。四要加快打造甘肃农产品品牌矩阵。统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协同构建“甘味”农产品产地环境、营养价值、质量安全等品质支撑体系,开展16个特色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推动全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超过2150个,厚植“甘味”农产品绿色底色。五要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实施促农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各地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民产业发展参与度,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采取“订单”“定岗”“定向”培训等方式,使更多农村劳动力有一技之长,支撑农民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用足用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我们已将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市州,对季度农民收入增幅低于全省目标水平的市州要进行约谈;四是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聚焦“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找准抓手载体,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五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落实“强科技”行动部署,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支撑力和贡献率;六是积极稳妥深化农村改革。要启动土地承包二轮延保试点工作、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铺开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七是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政策资金争取工作。这两项工作是农业农村部门的大事要事,也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的关键举措,必须早行动、快上手、见成效。一要迎难而上做好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关键就是要建立“两库两册”。第一个库是招商引资目标库,第二个库是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第一个册是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招商引资推介册。第二个册是地方招商引资推介册。同时,分产业链开展推介招商,紧盯重点地区派出小分队,因时因势开展多样化招商。二要抢抓机遇争取政策资金。必须保持敏锐嗅觉,深入挖掘国家支持地方的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要平台,结合实际谋划具体抓手,尽可能多的享受政策红利。三要多措并举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对已争取落地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产业集群等,要加强跟踪督查力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抓紧组织验收,切实保障落地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会议由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明生主持。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胡昌升书记对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批示。宣读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都委有关表彰、认定名单及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粮食生产的表扬通报。签定《2023年稳定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签订《2023年农业和农产品招商引资目标责任书》。
定西、武威、庆阳、酒泉、临夏、张掖、甘南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省农业农村厅及直属各单位、省畜牧兽医局、省农垦集团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州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主要负责同志,平凉市、庆阳市、天水市果业办(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