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发展农业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3-02-14 22:11:47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陆家木 强少君 高鹏 字号:【

  陇小南成立于2016年3月,其前身为成县陇小南网货供应中心,是针对原有网货供应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而组建的为中小网商、微商提供网货“一件代发”服务的专业网货供应平台。为满足发展需求,2019年陇小南启动全产业链升级项目,在成县陈院镇梁楼村建成占地面积7000㎡的集农产品种植、收购、生产、研发、加工、仓储、冷链、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数字农业综合体。截至目前,陇小南有分销代理3.6万余人,通过分销+代理的模式,把优质农特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累计销售额达1.5亿元。

  塑造品牌,延链补链。公司注重品牌建设,注册有“陇小南、陇小、农小南、陇小核、陇小酱、陇小椒、成州等128件商标,4个版权,1件外观专利,2件发明专利。目前拥有陇小面、陇小菌、陇小粉、陇小南核桃油等8款自主研发产品。其中核心产品陇小南核桃油共分为五个系列,分别是核桃之乡款、丝绸之路款、中老年人款、婴幼儿款、口服液款。核桃油生产线可实现日产核桃油2吨,年消化核桃仁1000吨,年产值可达1亿元。通过延链补链,不断的开拓市场,让核桃果成为了成县人民的“致富果”。

  创新模式,搭建平台。公司先后整合农产品企业、合作社180多家,网货500多款入驻平台,通过和农产品企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带动10000余户农民持续增收,并率先通过陇小南电商以分销+代理的模式,形成了成熟的农产品供应链,为陇小南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带动了陇小南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建立基地,联农带农。公司以核桃种植基地为依托,通过自种果园+收购方式,带动农户积极发展绿色核桃产业,目前自有基地630亩,签约核桃种植面积2万亩,涉及农户8000余户。通过“农户+种植合作社+生产公司(加工企业)+销售公司(电商平台)”的模式,从源头保障核桃原料的品质,经过陇小南生产公司核桃油生产工艺制成的核桃油成品,更好的将核桃的附加值最大限度的开发,生产出的核桃油产品交给陇小南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里。

  近年来,成县坚持东西部协作“大战略、大布局、大举措”政治定位,立足“成县所需、城阳所能、互通优势、共同发展”协作原则,统筹谋划,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始终把产业协作作为有效衔接的重要措施,从种植、加工、包装、销售“全产业链”着眼,引进青岛大禾食品绿色有限公司、青岛利和萃取、甘肃暖山集团、青岛忠群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16家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入驻青陇产业园,构建以天然色素、功能性植物提取物、中药提取物、植物精油等为主导产品的植物提取产业集群,催生了生物提取新型产业。

  陇南利和萃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是东西协作企业之一,也是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花椒产业链链主企业,公司立足陇南实际,以花椒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着力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实施的陇南利和萃取科技项目,是青岛市与陇南市首个签约建成投产的东西协作重点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100亩,2022年企业营收1.6亿元。

  该项目旨在依托利和味道(青岛)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萃取设备和技术,萃取陇南花椒等特色农产品的味道精华,形成在基础味道、复合调味料、健康食品、大健康产品等行业级产品应用,以提升产业附加值与市场应用空间。该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规模技术领先的超临界萃取基地,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目前公司聚焦农业产业提质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吸纳本地就业70多人,培养当地管理人员26人,技术人员30余人,通过就业、用工、农产品收购等方式与陇南几十家合作社及企业签订收购协议,收购甘肃花椒约5000余吨,价值5亿多元,带动了数万农户增收,形成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开拓出了“企业+产地合作社+精深加工+新应用”的产业帮扶新模式。在陇南利和萃取二期项目建设上,公司将延展花椒产业链,推出“辛禧”品牌花椒相关终端产品,通过“味道标准化”研发创新,推动中餐标准化发展,并依托萃取技术研究核桃、当归等陇南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萃取、应用以及深加工,不断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受益。

  近年来,成县按照“产业优先、园区引领、政策扶持、主体带动”的总体思路,依托山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资源,优化联农带农机制,从完善章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财务管理、合理分配收益、提升运营水平等方面下足功夫,全面提升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截至目前,共发展农民合作社945个,带动农户29216户(其中脱贫户7848户),占全县总户数的50.2%。目前有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9家、市级示范社51家、县级示范社118家。

  成县鑫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9月,合作社出资成员104人,出资总额580万元,2015年注册成立了甘肃鑫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种子繁育和农产品加工购销为一体的企业,目前拥有成县核桃系列产品、药食同源桔梗菜、蒲公英茶系列产品、食用菌及农产品等4大类50种不同规格优质农特产品,是成县唯一一家国家级示范社,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位居“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500强”第53位。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一套符合成县县情实际的联农带农发展模式。

  一是创新推广机制,优化“联农”途径。敢于突破传统模式,初步形成了五大发展机制,即通过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二次分红、互助帮扶、奖励激励、电子商务等五种机制,实施资金入股、技能培训、就业带动、产业扶持等四项措施,实现了群众参与到位、技术普及到位,就业扶持到位,确保联农带农机制完善,实现乡村产业有发展、企业有利润、村集体有增收、农民有收入。

  二是建强示范基地,夯实“带农”支撑。合作社依托成县地域特点及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分别在成县城关镇、陈院镇、鸡峰镇、镡河乡建立了食用菌试验基地、武山村中药材产业联合基地、两河村中药材产业联合基地和石榴村产业基地等4大产业基地,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将产业联合基地发展覆盖到全县17个乡镇,用工业园区的理念建设和管理,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础,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运营,为更多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学习技术的平台,实现了产业的大联合,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三是促进增收致富,彰显“富农”成效。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累计分红1220余万元(其中,2022年经营收入1853万元,实现年终分红190.4万元),培育农民技术员800余人,累计提供临时就业岗位6700余人,支付务工报酬1200余万元,务工人均增收1800多元。积极参加全县重点企业帮扶特殊困难群体专项行动,累计为特殊困难群众捐款8万余元。同时,为179户易地搬迁群众提供中药材种子、种苗,进行产业扶持,并入股资金100.1万元,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分红,帮助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