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寒气还未消退,甘肃陇南市成县店村镇大寨村蔬菜产业示范区的蔬菜大棚里却已是春意盎然,水萝卜、卷心菜等蔬菜长势喜人,当地群众正在大棚里劳作,一幅热火朝天的春耕图跃然眼前。
春耕备耕是农业生产的“重头戏”,为全面做好今年的农业产业发展,成县店村镇将春耕备耕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抢抓春耕备耕时机,为今年农业产业增效、群众增收打好基础。
“我种了7棚水萝卜、6棚早熟卷心菜,其他的大棚准备倒茬种四季豆、黄瓜、西红柿等,错茬上市也能管理得过来。这季卷心菜预计3月下旬就能上市,希望能卖个好价钱。”正在大棚里为卷心菜浇水的刘江云说,去年他用打工攒下的钱建起了15座大棚种蔬菜,一年下来收入7万多元,这让他坚定了发展大棚蔬菜的信心。
任锦川是店村镇尹寨村现代智慧农业核心区负责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他的合作社建起20座900平方米的高效蔬菜大棚,配套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不仅实现了精准化栽培,也降低了人工成本。任锦川说:“根据去年的市场行情,我们准备栽植10棚圣女果,已经和山东寿光联系好了高品质的优质苗子。现在,大棚里已经铺上了地膜,起好了垄,等气温回暖一些,我们就准备移栽。”
产业发展让更多群众尝到了甜头。正在大棚里干活的高秀梅说:“我去年就在这里干活,挣了85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的费用,在家门口就能增收1万多元。”任锦川说:“年龄较大没有技术的群众每天80元工资,干体力活的工人每天120元工资,搭建大棚、综合管理这些需要技术及体力的工人每天200元工资,合作社对周边群众的增收致富发挥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让农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县把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立足特色资源基础,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全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