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岳西梓树:从“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
时间:2023-03-30 12:05:2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刘会生 字号:【

      “外村姑娘不愿嫁,提到梓树就摇头”,曾是外界对梓树村的真实评价。如今梓树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村,有着省级森林村庄、乡村振兴示范村、五面红旗村等多项荣誉称号,是什么让梓树村原来的贫困村实现了如此华丽的“蝶变”?“转型,才能跳出传统的发展套路,才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思路之变为抓手,乡村旧貌换新颜

  曾经的梓树,由于地理环境与交通环境的制约,是一个非常贫瘠的地方。在2014年以前,梓树村的交通极其不便,只有一条泥土路与外界相交。村民出行,多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令人苦不堪言,后在省委办公厅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如今,在梓树那曾经尘土飞扬的泥土路再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已经硬化的水泥路,交通便捷,与家家户户紧紧相连。

  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现在水清了,空气好了,天也蓝了,我们经常在饭后出来走走,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随着马元河整治工程的完成,家住马元组的项性林觉得自己幸福感大大提升。

  基础设施完善和人居环境提升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持续供给的民生红利。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必须要打的硬仗。梓树村两委以“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模式,由党员干部带头“清洁家园”,紧盯“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厕所,大民生”,群众自觉参与和支持人居环境整治,开启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速度”,村容“颜值”一再提升,全村25个村民组全部完成整治,村庄环境、道路沿线焕然一新。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清理村内河塘4个、沟渠1100米,取缔旱厕、露天粪坑424个改建卫生新厕。新增绿化约6500平方米,新建水泥道路近90千米。

  梓树村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垃圾、生活污水治理,打造美丽庭院,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不断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梓树村获省级森林村庄称号,创成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建成特色产业基地550余亩,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50元增长至15100元,实现了翻一翻,村集体收入由零增长至60万元以上。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梓树村把培育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引领特色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大力培植“黄金芽”茶叶、黄精中药材、大别山黄牛、梓树土鸡等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在培育龙头企业的同时,梓树村还积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整合具有辖区内特色的优质茶叶、保健型中药材、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做优做强;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科技服务,提升产品的“绿色”竞争力。

  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塑魂。梓树村积极开展送戏曲、送电影、送演出进村巡演,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为确保群众文化生活有阵地,加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全村建有功能齐全的大型文化广场1个、农家书屋1个、科普园地1个、健身器材50台套、运动场地6个、电子阅览室1处等功能场所。

  梓树村不定期邀请乡贤、梓树能人、老党员、各类示范户到村共商发展大计以及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引导群众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完善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风,让梓树更富人文情怀、让农村更具情感寄托。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起点上,梓树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资源,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走出了一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之路。1930大山探险营地、仰天凸仙境、黑龙湾峡谷瀑布、梓树十景、莲花山星空宿营地成为网红打卡地。

  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村民生活福祉

  村民储诚福谈起种植的瓜蒌就滔滔不绝。他之前一直是梓树村的茶叶种植大户,2020年起,开始流转村里荒地种起了50亩瓜蒌,“我是门外汉,村党支部的党员带领我去外地帮着我挑选优质种苗,手把手教技术,还帮着我卖瓜蒌子,真是贴心、省心、放心。”

  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为了让广大农民尽早富裕起来,梓树村利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自产”的销售模式。近年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帮助农民销售土鸡2万余只,生猪220头,瓜蒌子1千多斤。大大的增加农产品销售量,降低了存量风险。解决农民销售顾虑,让农民把所有精力投入到种植生产中去。

  同时,搭建村企联建平台,推动村企协同发展。大力实施招商引资行动。重点在农副产品直销、茶叶(中药材)种植、特色养殖等方面通过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等多种合作形式开展联建工作。

  文化旅游铸魂,墙、景增色添彩

  走进梓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文化墙和极具特色的小景点。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一景一特色。文化墙、小景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法治、道德文化、梓树特点等多方面选取素材,图文并茂,感染力强,让人耳目一新,诠释了乡村振兴、讲文明树新风新内涵,成为村里一道道亮丽风景线,深受群众喜爱和称赞。

  近年来,梓树村大力挖掘特有的地质山貌,采取符合当地农村、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相继实施建成了乡村大舞台、文化长廊、科普宣传栏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是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放眼梓树小山村,日新月异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绿的生活环境,蓬勃发展的产业体系,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头陀镇梓树村,美丽乡村建设新曲正酣。沐浴着乡村振兴发展的时代新风,一栋栋农家新居干净整洁,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一幅幅乡村壮美图景早已擘画开卷……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