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龙寨村,田间地头有序排列着一捆捆秸秆。“现在都是大型机械收割小麦,秸秆打捆好就有人回收。”双湾镇龙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兆杰说。小麦秸秆通过大型收割机械打包好后,直接送往龙寨村的养牛场,既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为村里的养牛场提供了优质的饲料来源,实现了小麦秸秆的“变废为宝”,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之路。
金昌市金川区自2023年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以来,不断强化服务、整体推进。加强秸秆饲料化利用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指导组的作用,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整体推进全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在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上,结合全区种植实际、收集难度、运输距离、企业区域布局、加工利用成本等因素,按照“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运行模式,积极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搭建秸秆交易平台,实现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市场化,建立形式灵活多样的秸秆收储运营模式。依托2家企业建立2条秸秆收储运回收产业链,每条收储运回收产业链年收储运秸秆0.5万吨以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由政府监管,探索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加工产业链。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规模化秸秆加工利用企业进行兴建,或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农村经纪人选择交通条件便利、秸秆产量较大的乡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秸秆储存规范化场所,配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装备,组建专业化秸秆收储运队伍,建立秸秆收储运平台,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实现秸秆收储运的专业化和市场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