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农机农艺融合岗位专家王荣焕研究员,玉米所鲜食玉米专家、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鲜食玉米品种选育岗位专家史亚兴研究员等到昌平区兴寿镇鑫逸农场进行调研指导,并与昌平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等研讨制定助力春耕生产工作方案。
鑫逸农场负责人郭红介绍了该农场的创建与发展历程、农业生产现状,特别是农场高质量发展对优新特品种及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的迫切需求。王荣焕研究员针对该农场的生产经营特点与科技需求,建议农场在当前“高品质、高端化”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在规模种植玉米所、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选育的甜加糯高叶酸鲜食玉米品种农科糯336、农科玉368等北京市鲜食生产主栽品种外,再新增搭配示范种植玉米所及粮食作物创新团队最新鲜食玉米科研育种成果农科糯323(黄色糯玉米)、京黄糯269(黄色香味糯)、京紫糯219(紫色高花青素)、京紫糯519(紫色高花青素高叶酸)、飞花(黄白粒甜加糯)等特色新品种。史亚兴研究员针对不同类型鲜食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关键种植技术等进行了讲解培训。
结合前期沟通及此次调研对接,玉米所与昌平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及农业技术推广站结合昌平区的玉米生产现状,特别是品种更新、单产提升及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入研讨并确定了今年将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玉米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作用的实施方案》为指导,充分发挥玉米所及粮食作物创新团队的科技优势、昌平区农业部门的推广优势,从品种引进小切口介入,攻坚粮食品种更新升级和单产提升大问题。重点依托昌平区3个代表性的千亩级生产经营主体,联合引进并试验示范玉米所及粮食作物创新团队育成的鲜食玉米及大田籽粒玉米优新品种,并从耕地、种植、管理、收获、采后等全产业链条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为加快玉米所及创新团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进昌平区品种更新升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和全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