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荆紫关柳编:小镇小产业 大爱大前景
时间:2025-04-07 10:48:57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张高峰 字号:【

“就近一天能挣100多元,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年近60岁的李秀凤笑着说道。4月5日,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全庄村的柳编车间内,歌声与笑声交织,村民们正熟练地将杞柳枝编织成花篮、家居用品等工艺品。

一根根柳枝“变身”为远销海外的金条,悄然编织着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每亩杞柳年收益比传统作物高出2000元,还能享受企业保底收购。”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全建国算着经济账。自2020年启动"党支部+企业+农户"发展模式以来,该镇通过土地流转整合、标准化种植,已形成300多亩种植规模,带动周边7个行政村形成种植联合体。逐步构建起集种植、加工、出口于一体的产业链,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十余国,年创汇超140万美元。

“下一步要扩大种植规模,让‘中国柳编’走得更远!让‘中国柳编’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编织出村民幸福的未来!”赵建伟信心满满道。

从深闺手艺到国际潮品,荆紫关柳编用实践证明:小产业也能成就大事业。目前全镇柳编产业正带动着40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近3.2万元。这根承载着乡愁与创新的杞柳条,正以坚韧与温情,续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责任编辑:徐锋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