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华洋 筑梦圆梦
时间:2025-04-11 13:57:54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武天天 字号:【

 

  校园生活,宛如成长旅程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散发着令人难以忘怀的魅力。它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营造出静谧而安心的氛围,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每一个人。在这里,读书学习时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休憩发呆中享受片刻的宁静,谈闲赏景间感受自然的馈赠。这一方天地,不仅是大自然慷慨的恩赐,更是心灵的栖息港湾,见证着莘莘学子的蜕变,承载着无尽的回忆与希望。

  初入洛阳华洋学校,一座由师生携手堆建的假山水景首先映入眼帘。因校门口是玉泉街,故将其命名为玉泉溪。“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华洋学子恰似稳重的山峦,安于义理,心怀仁慈宽厚,不轻易冲动;又如同灵动的溪水,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假山旁的两座桥,一座名为“筑梦桥”,一座唤作“圆梦桥”。学生们踏入校园,必先经过筑梦桥,这寓意着他们怀揣着五彩斑斓的梦想来到华洋。在学校的悉心培育下,他们汲取知识的养分,历经成长的磨砺,而后通过圆梦桥走出校园,迈向美好的未来。两座桥的旁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那节节高升的竹子,象征着华洋学子不断进取、步步高升的精神。它如同一盏明灯,激励着师生们在学习和工作的道路上奋力拼搏,追求更高的目标。

  聆听着校园内大课间活动时那欢快的欢声笑语,我静静地驻足在校门口。看着一个个洋溢着青春笑容的学生,那纯真的模样、蓬勃的朝气,让我对这所学校的喜爱之情愈发深沉。

  “大爱不严,润物无声”,这是华洋学校秉持的教育价值观。慈爱,就像那绵绵细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蕴含着无限生机的种子,都拥有向上生长的力量。学校和老师如同辛勤的园丁,适时地给予关注与呵护。在时间的酝酿下,孩子们终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也许是一朵绚烂的花,在阳光下尽显娇艳;也许是一棵参天的大树,傲然挺立,遮风挡雨;即便只是一棵坚韧的小草,也能以顽强的生命力,给人带来欣喜与感动。华洋学校紧紧把握并坚守着那份源于对学生深切关心与热爱的教育直觉,让每一个华洋学子的未来,都如同洛阳四月的繁花,似锦般绚烂,春意融融。

  十五年的时光,华洋学校深耕特色教育,培育英才。学校精心开设了六大特色课程和六十五个兴趣社团,力求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都能学习一项技能、掌握一门艺术。通过多维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为值得庆贺的是,在2025年4月10日上午11点,洛阳华洋学校常务副校长权春静与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李少华先生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活动意义非凡,旨在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将河洛大鼓、唐三彩烧制技艺等本土非遗项目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让学生们成为非遗传统文化的倾听者,聆听那跨越时空的故事;成为学习者,探寻传统文化的奥秘;成为传播者,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学生与非遗文化携手腾飞,共赴美好的未来。

  在华洋学校错落有致的教学楼里,那些明是非、懂礼貌、孝长辈、知进取的学生,如同破土而出的种子,积极地吸取知识的营养。他们在知识的阳光雨露滋润下,终将成长为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校园的风光,宛如一首无声的诗,每一处景致都蕴含着深刻的韵味;又似一幅流动的画,随着四季的更替变换着不同的色彩。在华洋学校,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知识与文化的交融,它如同一位无声的导师,将成为学生青春岁月里最珍贵的记忆,赋予他们宁静致远的力量。让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心怀美好,砥砺前行,向着梦想的彼岸奋勇迈进。

责任编辑:徐锋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