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丰收媒体行走进冀中大地 见证乡村振兴鲜活实践
时间:2025-10-27 10:42:55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杜红娟 字号:【

  为深入挖掘河北农村丰收季的全新风貌与发展成果,全方位呈现“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兴态势与创新实践,近期,河北省农业农村宣传中心联合中央及部委主流媒体、河北省内重点媒体等十家媒体,组建联合调研团,深入保定竞秀区、沧州河间市,实地探索农文旅融合、传统文化活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途径。

  保定大激店村:千年古村的“农文旅增收账”

  在保定市竞秀区大激店村,调研团围绕 “和美乡村建设” 主题,先后走访了古镇东门、晴耕雨读民俗博物馆、清代古戏楼、村史馆等多个点位,全方位考察该村在乡村建设、治理与产业发展中的特色实践。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如今已成为集文化、旅游、艺术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典范。

  作为村里的文化产业核心载体,九亩竹院艺术家文创园令人眼前一亮。该园区占地九亩,总投资 5900 万元,建筑面积达 12000 平方米,涵盖竹林美宿公寓、55 套独立艺术家工作室、耕读美术馆等多个功能区域。其中,作为保定首家公益性乡村美术馆的耕读美术馆,五年来免费举办各类艺术活动 300 余场,“中美绘画艺术交流展” 等重量级展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艺术魅力。负一层的非遗研学和体验中心开设了陶艺、蓝染、活字印刷等近百项手作项目,年均开展活动课程 200 余场;一层的文创中心则汇集了 1000 余个品类的文创产品,成为展示村落文化的重要窗口。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毗邻市农业生态园的区位优势,大激店村连续举办六届 “大激店世界音乐节”、大型迎春灯展等活动,全力打造 “音乐文化特色小镇” 和 “中国匠人谷文创小镇”。村内的晴耕雨读民宿群将高端服务与田园烟火完美融合,22 套主题小院各具特色,成为河北省十佳乡村精品民宿。此外,坐落于文创园内的晴耕雨读农民田间学校,以 “多元协同” 模式开展种植、文旅、电商等各类培训,累计培养学员四千余人次,为乡村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如今的大激店村已斩获 “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A 国家级旅游景区” 等多项荣誉,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鲜活样本。

  沧州河间:非遗让《诗经》“活”在当下

  文化传承为乡村振兴赋予持久动力。近年来,河间市深度挖掘《诗经》文化资源,采取丰富文化遗存、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等措施,让古老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重新焕发生机,为当地发展注入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动力。在10月21日举办的河间诗经文化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中,“剪、刻、唱、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与《诗经》经典实现了深度融合。调研团顺着文化脉络开展沉浸式体验:《诗经》爱好者解读《诗经》在河间的历史渊源,河间歌诗、西河大鼓进行现场演出;剪纸、刻瓷作品再现《诗经》故事,梅花篆字、“飞刀书画”展现传统技艺的魅力。此次展览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集中展示,更推动传统农耕文化与古老经典实现“活化”,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动力。

  国欣农科园:“一粒棉种”的产业升级路径

  在沧州河间市,调研团队深入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以及河北省棉花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真切体会到产业硬核实力为乡村振兴赋予的强大动力。

  在国欣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内,棉花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的态势十分明显。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欣总会在棉花领域深耕四十载,成功构建了从棉种研发到康养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其运营的“河北省棉花种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新疆建成的7万亩棉花良繁基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人工成本降低了80%,单个农场长可管理千亩以上棉田;旗下家纺产品通过“中国棉花”认证,四大品牌可满足多元市场需求,总投资3亿多元的康养园实现了从“一粒棉种”到“健康产业”的重大突破,让6万名会员农户能够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金秋丰收媒体行”中,媒体记者们深入田间地头与产业园区,以镜头定格丰收、用笔触书写振兴,立体呈现河北乡村振兴的成果与路径。大家一致认为,大激店村农文旅融合、河间诗经农耕文化传承及国欣棉花产业升级,既彰显当地实干智慧,更凝练出可复制推广的 “河北经验”。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