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位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属原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到毕节考察调研,我们倍受鼓舞,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作用,继续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劲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切实提升政治站位,把主体责任扛起来。坚持思想不松懈,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省委“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为契机,组织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县委多次召开全会、常委会、专题会进行部署,我逢会必讲、调研必问、谈话必提,推动全县上下把主要精力用在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上。最近,我们组织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凝聚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坚持工作不松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去年以来新整合5.47亿元资金、1006个项目投向乡村。建立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紧盯554户边缘易致贫户,守好不返贫底线。坚持作风不松软,继续实行“战区制”、“巡查制”和“红黄蓝”三色单责任制,我和县长包2个最困难乡镇、联系3个村,其他县级干部包乡联村,县直部门“一把手”蹲点帮扶、同时从县直部门抽调1373名干部下沉乡村,确保盯紧抓实。
二、着力打造过硬队伍,让干事劲头鼓起来。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乡村,3年来,招录102名公务员、464名事业人员充实到乡镇。以这次乡镇、村换届为契机,计划选配29名“三农”干部、136名“老乡镇”、30名“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班子,调整307名村支书、推动优化提升。产业发展上优选精兵强将,实行产业振兴领衔机制,我和县长分别领衔皂角、竹荪两大主导产业,9名县级领导分别率专班、培育和引进5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发展9个特色产业。选派230名农技人员、组成33个小组精准服务。激励保障上注重一线干部,提拔重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始终向乡村一线倾斜,脱贫攻坚期内提拔重用698人次、晋升职级406人次、推荐表彰1089人,真正把导向树起来。
三、全面建强村级组织,使攻坚堡垒强起来。实施“领头雁工程”,每年县党政领导带队常态化开展1次分析研判,3年来调整不胜任村支书151名,选派80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支书,择优储备3241名后备力量并安排导师帮带,确保源头活水。探索专职化管理,落实省委提出的“345”报酬增长机制:村支书基本报酬按不低于所在县市区上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核定、且年收入不低于4万元,支书主任“一肩挑”的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同时,获1次市级以上或2次县级表彰支书、主任任期内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为村干部购买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激发村干部专心、专岗、专业干事服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统筹考虑,县委专题研究、加大扶持力度,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扎实推进,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截至2020年底全县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8万元。
四、大力加强组织引领,促乡村治理活起来。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机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全面完善村党组织领导各类组织工作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应兼尽兼,切实把村党组织领导地位立起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全面实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开展村规民约示范创建和“文明家庭”评比活动,推行农户参与乡村建设、庭院卫生、公益美德等积分管理、张榜公示,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健全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机制,统筹政法、公安、民政等资源力量,将行政村合理划分为若干网格并设立党小组,推动9598名乡村干部、2100支志愿服务队下沉网格服务群众,做到一张网、全覆盖、心连心,让党旗在乡村一线高高飘扬。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